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517303.html 作者:医院检验科王旭 肿瘤患者张大爷彻底迷惑了:为什么他的血小板忽高忽低变化无常呢?抽静脉血时他的血小板低不正常,而当他扎手指进行指血检测时,血小板又正常了,住院以后医生给他验血常规都抽两管血较别人多一管蓝色瓶,这到底怎么回事?他的血小板到底是多少啊? 其实张大爷这种血小板的“骗局”现象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下面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测是用EDTA抗凝管进行检测,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抗凝剂,因为与其它抗凝剂相比它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因此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它对血常规标本进行抗凝。但是有约1~2/的住院患者反而会因为EDTA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结果减少[1],其中肿瘤患者发生率更高。 该现象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发现该类患者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而EDTA正好能使血小板表面隐藏的抗原被暴露,抗原抗体结合后会使正常分散、单个存在的血小板聚集成团。聚集成团的血小板再先进的仪器都是无法进行准确检测的,因此检测结果会明显降低,这种情况就是“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会有什么影响呢? 它可引起患者焦虑和担心,干扰临床医生的诊断与决策,比如重复检测血小板计数均很低后,医生可能要对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来查明原因。此时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和检验科沟通,加做外周血涂片检查一般均可发现。另外,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该现象,为防止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会输入不必要的血小板、刺激血小板生成的药物治疗、手术暂停或者延期、干扰肿瘤患者正常放化疗周期等。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那么大,那么如何才能发现这样的特殊人呢?这个问题不仅困扰大家,这是全球性难题,是血常规检测工作中最常见的坑。我们只能根据经验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和仪器的多种报警来怀疑血小板聚集,最准确的方法是将血液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大量聚集成团的血小板(但对于镜下聚集不十分明显的也不能确认)。在排除取血不畅的因素外,如果更换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血小板不再聚集,那么就可以高度怀疑是“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这种血小板聚集有一个特点:仪器血小板计数会随着采血后标本放置的时间延长而减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①采血后立即检测的方法进行纠正,这是最常用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②还可以更换枸橼酸钠抗凝进行检测,但报道约17%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仍然会出现血小板聚集; ③采指血用细胞计数板进行传统手工血小板显微镜计数被认为是金标准,但实际操作比较繁琐、耗时,重复性稍差,人员差异大;后两种方法仍有血小板聚集的可能,当患者行动不便时可考虑。其它方法还有采血后立即加入氨基糖胺类抗生素或者MgSO4抗凝等,实际操作性不强,可靠性尚待确认。 可能有人会担心,聚集的血小板会堵塞血管引起其它疾病。这不必担心,因为只有在体外,在EDTA存在的前提下,这少部分的人群才会血小板聚集,对体内的血小板是没有影响的。国外文献报道,“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在正常体检中也可发现,与疾病的种类、治疗等均无明确相关,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年,因人而异[2]。因此,如果经确认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那么血常规采血前请告知医护人员,以避免漏诊和重复抽血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1]张之南,单渊东,李蓉生等.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Bizzaro,N.,EDTA-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aclinicalandepidemiologicalstudyofcases,with10-yearfollow-up.AmJHematol,.50(2):p.-9. 编辑:小白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132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