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析几个问题:1、腊片什么是腊片?打过蜡?半腊片呢?2、腊片没什么那么贵?每克80元。3、鹿茸怎么吃?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等雄体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鹿茸入药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一味名贵的滋补强壮的中药。较系统地叙述鹿茸的药用价值的医药史料始见于《神农本草经》,里面载有鹿茸、鹿角和鹿角胶,并说鹿茸能“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下面我来为大家说一下吧!

一、红白鹿茸是啥?

血片是鹿茸的中间部分质量次之;粉片是中下部位,又叫骨片,鹿茸中质量最差的部分;功能效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只是营养价值上可能有所区别。

白片是排过血的,也就是没有了鹿茸血的鹿茸片。红片则与白片相反。鹿茸中,最具营养价值的就是鹿茸血,其次才是鹿茸本身。鹿茸其实就是鹿茸血和骨头,或者是未骨化的成分组成的。鹿茸蜡片有血色的(如果是真品)为上等血茸蜡片。但要注意有商家卖的是染色的蜡片,以次充好。

二、红鹿茸好还是白鹿茸好?

毋庸置疑肯定是红鹿茸好,因为鹿茸中最具价值的就是鹿茸血,白鹿茸都把血排空了,大部分营养全部流失,肯定不如红鹿茸。有很多无良商家,把鹿茸血和鹿茸分开卖,以获取最大利益。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三、红鹿茸适宜人群

1、怕冷者:怕冷的人往往阳虚,鹿茸正是对症的温性滋补品。

2、中年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

3、功能衰退者: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功能。

4、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补益气血,强心复脉,化瘀生肌,强筋壮骨。

5、疲劳过度的中青年:鹿茸具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中医认为,鹿茸味甘、成,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壮肾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之功效。用于精亏血虚,眩晕耳鸣,耳聋,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寒崩漏带下,不育,小儿发育不良,筋骨痿软,囟门不闭等。

现代研究发现,鹿茸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睡眠和饮食,解除疲劳,使血中的红细胞、血色素和网织红细胞增加。精炼制成的鹿茸精含有25种氨基酸,是一种良好的全身强壮剂,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钙的吸收。骨的生长发育以及增强心脏、肌肉的功能。鹿茸的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性功能,起到壮阳振痿的作用。

鹿茸的服用方法:

有些喜欢饮酒的人,将鹿茸浸入酒中作为补品享用,这虽是简便之法,然而,用量不易控制,而且酒中的乙醇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因而不够理想。

民间将鹿茸当做滋补品来用时,往往依旧俗相传之食参法:严谨地选在冬至这一天,并用精瘦的肉类共同炖食。此法若是用于增强性功能,或是治疗亚健康的腰膝酸软、血虚晕眩、精疲力乏等证,或用于治疗急重疾病愈后的顽固性失眠,或用于治疗旧称的神经衰弱症,乃至用于治疗胃溃疡或经久不愈的痈疽等顽固性的疾病时,用肉炖鹿茸来作突击性调治,是适合的。可是,若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之类的"静病",则嫌麻烦也难奏效。再说,鹿茸不同于红参,红参能提高人体对产热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服食之后能提高抗寒能力,所以选在入冬前服食就比其他季节服食有较多的好处。无此作用的鹿茸就不必选择在冬季而任何季节皆可服食。

利用鹿茸的补肾健骨之功,针对骨质疏松症及其他类似的慢性病症而用时,最好的用法就是取1~2片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用量也较少,还可以从中辨认所用茸片的质地优劣。

茸片用于炖服时,每次的用量为1~4克(约合市秤3分到1钱2分);而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则为0.5~1克(约合市秤为1.5~3分)。

鹿茸的服食时间并无严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间半空腹的时候(一日2~4次)为最适合。因为它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与茶汤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此外,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正在服用含茸的丸、散剂的人,遇到这两种病证时,也应该暂时停药。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鹿茸自秦汉入药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佳品。据史料记载,清朝宫中就大量使用鹿茸。乾隆的延寿医方“健脾滋肾壮元方”以鹿茸为主药,具有健脾益肾、强筋壮骨之功效。专为“老佛爷”慈禧太后配制的长寿方——“培元益寿膏”中有鹿茸,就连为慈禧熬制的外用膏药中也少不了鹿茸。鹿茸内服用量为1~2.5克,研末吞服。也可制成针、丸、散剂或浸酒使用。

腊片也称作“血片”、“嘴片”,腊片是选择鹿茸的顶尖部位切片而成。鹿茸的顶端外皮较厚,但内质细嫩、组织致密、油润如脂、色泽腊黄、晶如蜜腊、品质最优,所切茸片称作腊片。   一架鹿茸能出腊片的部分只占全枝茸的2.0-2.5%,切出的腊片不过十几片,可见,鹿茸腊片十分珍贵,功效甚佳,药用价值最高。   粉片是选择鹿茸中上段切片而成。厚度均匀、片面整齐,组织致密,质地稍老,坚硬粗糙、没有骨质、片光起粉、油润较差,中间部分有肉眼可见的蜂窝状细孔、味有腥气、品质较腊片次之。粉片有血粉片、白粉片两种。   血粉片:血粉片是由藏血鹿茸加工而成;白粉片呈灰白色略带黄色。白粉片:白粉片是由排血鹿茸加工而成;血粉片呈红棕色,血色分布均匀。 潵砂片也称“风片”、“木通片”,是选择鹿茸中下段切成薄片而成。砂片通常分为二砂片、三砂片、四砂片三种。砂片品质较粉片次之。   二砂片:片面园而整齐;组织致密,质较软而有弹性;纱眼细密,不漏纱;皮层与茸组织结合紧密。 三砂片:片面园而整齐;组织致密,质较软而略有弹性;纱眼明显,不漏纱,不破碎,有光泽;皮层与茸组织结合紧密。四砂片:片面园而整齐;组织疏松,质较硬,无弹性;纱眼大,略有漏沙,不破碎;皮层了茸组织结合紧密。骨片骨片是用最近骨端的鹿茸段切成,质量比砂片为差。鹿茸内除了含有大量的骨胶质,还含有脑素、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胺、酸性粘多糖及脂肪酸、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维生素A、蛋白质、钙、磷、镁等。相关专业知识链接:1、补益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体生命活动,全靠脏腑的功能活动,而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又依赖于精、气、血等作为物质基础。鹿茸功擅益精,精旺则能化气生血。鹿茸能促进血细胞的增值、发育和成熟。

2、温肾壮阳。

肾藏精、生髓,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本源。肾阳虚弱,则可出现精神疲倦、形寒肢冷、腰脊痛、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等。古往今来,鹿茸一直被视为益精填髓、温肾助阳的上乘之品。

3、强心复脉。

鹿茸对心血管系统及心肌有特异性作用,使其功能异常恢复常态,达到强心益脉的效应。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强心收缩力、加速心率、增大心缩幅度、提高心缩搏出量及每分钟的输出量,消除心肌疲劳,使已疲劳或衰弱的心肌活动得到改善,可达到强心的目的。还能改善全身循环、提高机体各种活动功能和耐受力。

4、化瘀生肌。

鹿茸有行血、化瘀、消肿、解毒和生肌的作用。因此,常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及伤科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经久不愈者,疗效更佳。实验表明,鹿茸对长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溃疡及创伤,能增强其再生过程,加强氮素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而促进溃疡面和骨折的加速愈合。

5、强筋壮。

适用于老年人精衰血少、腰脊楚、肢节疼痛、筋骨痿软、手足拘挛,小儿发育不良、筋骨疲软、行迟、齿迟、囟门不闭合等症,可以起益肾壮骨强筋的作用。

6、固崩止带。

鹿茸含有极少量的女性卵泡激素,并能促进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兴奋机体功能。

7、强身抗老。

鹿茸为全身强壮药。食鹿茸后,通过调节神经的兴奋、抑制过程和内分泌功能,促进核酸及蛋白质合成,增强肝脏解毒,刺激造血系统,提高免疫力和调节新陈代谢而发挥效用。

1、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补益气血,强心复脉,化淤生肌,强筋壮骨。   

2、怕冷者。怕冷的人往往阳虚,鹿茸正是对症的温性滋补品。   

3、性功能衰退者。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性功能,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背痛,遗精滑泄,小便频繁等症。

4、疲劳过度的中青年。鹿茸具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适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出虚汗、贫血者。   

5、有溃烂者。鹿茸具极佳的生肌消炎功效。   

6、中年妇女。鹿茸能治疗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妇科疾病。

1、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的人;   

2、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3、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4、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5、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

中药配伍鹿是宝,千古美谈古至今。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131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