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价钱 http://pf.39.net/bdfyy/

美丽虎林盛情相约

虎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

本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象为18岁以上人群。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剂间隔4-8周,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虎林市共设24家新冠疫苗免费接种门诊,其中,市内6家,其余18家为农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

疾病接种指引

高血压患者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引

(第一版)

一、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二、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低于/90mmHg,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

三、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但当日血压值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可予以接种。接种后,留观区医生需加强观察。

四、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但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建议暂缓接种。经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时,可以进行接种。

糖尿病患者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引

(第一版)

一、糖尿病定义: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糖化血红蛋白≥6.5%。(引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二、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13.9mmol/L,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

三、目前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五、1型糖尿病患者可参照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标准。

甲状腺疾病患者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引

(第一版)

一、已经诊断并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以进行接种。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SH>10μ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时,建议暂缓接种。

三、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四、正在服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左甲状腺素(优甲乐)或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赛治、他巴唑)、丙硫氧嘧啶,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解答指引

Q1: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免疫策略?

答:目前,我国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第一步,做好重点人群的接种。这类人群主要包括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有境外感染风险的人群和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的人员,还包括边境县地区的18岁以上人群和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的人群,部分因特殊原因需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重点人群。目前,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第二步,开展高危人群的接种。这类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由于目前临床试验关于这类人群保护效力的数据还不充足,因此这类人群接种工作需要根据疫苗研发进度来安排,临床试验获得足够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后,我国将及时开展相关人群的大规模接种。

第三步,安排其他人群的接种。除了上面两类人群外,其他有接种意愿的人员都可以在这一步安排接种,我国的最终目标是,所有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Q2:新冠疫苗公众是免费接种吗?

答: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居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所产生的疫苗费用和接种服务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个人不负担。

Q3: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答:非常有必要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目前,疫苗说明书所适用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

Q4: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答: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6万剂次,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Q5:目前我市使用的是哪种新冠疫苗?怎么打?

答:我市目前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通过一定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制备手段,相对于其它疫苗研制技术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目前我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预约接种新冠疫苗,医院也专门设置了新冠疫苗接种门诊。下步,市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加接种门诊数量,满足市民接种需求。现有的接种点也将继续扩展服务能力,优化接种服务,接种点的相关资料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开。想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现场预约等方式,询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有序有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希望大家配合好这项工作,早日接种上疫苗,获得保护力。

Q6:打完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答:打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跟免疫程序有关系。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接种完第一剂以后,研究表明,7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接种完第二剂28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百分百。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两剂疫苗28天后,大多数人都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Q7:我市使用的新冠疫苗接种间隔?

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要打2针,推荐间隔4-8周,特殊情况需提前接种的,目前至少要满足14天才可接种,如特殊原因过了28天还没打上,一定尽快完成第二针,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全程免疫保护效果。

Q8:目前哪些人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

答: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有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有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未控制的癫痫、脑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适宜接种;有严重慢性疾病的,过敏体质,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的,免疫功能受损(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的人群慎用;怀孕的、哺乳期女性、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时要暂缓接种。接种时,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你的健康情况,医生会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Q9:接种新冠疫苗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接种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接种时主动提供自身健康状况;充分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接种当天建议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务必携带好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佩戴好口罩前往。2、接种时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和病史,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宜接种;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按照接种流程要求进行接种,确认第二针接种时间;全程佩戴好口罩,按要求有序排队,全程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3、接种后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才可离开;保存好接种凭证;回家后出现异常反应,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

Q10: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洗澡?

答:接种新冠疫苗跟接种其他疫苗一样,接种当天尽量不要洗澡,主要是为了防止接种部位的感染,避免或减轻局部反应的发生。洗澡时要避免接种部位过度按压、刺激,洗澡后要保持局部清洁。

Q11: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饮酒、吃辛辣食物?

答:我市使用的是灭活疫苗,正常的活动、饮食不影响疫苗效果,也无需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但部分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或硬结,少数人会出现发热、乏力、甚至恶心、腹泻等症状,应适当调整饮食、清谈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不要酗酒或暴饮暴食,必要时及时就医。

Q12: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放松个人防护措施吗?

答:接种疫苗后虽然可以产生免疫力,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保护作用不可能%,部分人接种后有可能不产生足够抗体,仍然会有感染风险,特别是在还没有建立起社会防疫屏障的情况下。所以,即使打完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Q13:接种完新冠疫苗需要检测抗体吗?

答: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不推荐,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接种者常规开展抗体检测。冯子健表示,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人都能产生抗体,从目前疫苗临床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接种疫苗后97%以上都能产生中和抗体,这是在临床试验条件下用标准的中和抗体检测得出的结论。但是,所有的疫苗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产生抗体,这主要跟个体差异有关。事实上,抗体滴度不是疫苗有效性的唯一指标。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水平检测金标准由于检测要求高,不易推广,现有的检测方法使用酶联和胶体金法居多,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使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并不相同,检测结果并不能真正体现疫苗的保护效果。

Q14:新冠疫苗接种后抗体能维持多久?

答:目前,Ⅰ期、Ⅱ期临床受试者仍在继续观察,从已经获得的数据看,至少可以保持6个月以上,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目前最早接种疫苗的人已经进行了8个多月的监测,结果显示依然有效,随着观察期的延长,研究数据的积累,超过6个月甚至更长的保护期可能会不断得到的印证。

Q15:病毒变异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吗?

答: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信息,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新冠病毒实验室网络包括一个专门的SARS-CoV-2病毒变异演化工作组,正在适时快速检测病毒新的突变并评估其可能的影响,这也将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预警和科学分析依据。

Q16: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全身乏力、发热、头痛,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

Q17: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现场工作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回家后如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Q18:接种后如果出现了发热、局部疼痛怎么办?

答:一般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疲劳乏力,短期内可自行消失,不需处理。

Q19:如果第2针与第1针间隔超过28天怎么办?

答:如果在接种第1针新冠病毒疫苗后28天之内没及时接种第2针次疫苗,建议在1~2周内尽快补种。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免疫程序要求接种两剂次,间隔14~28天。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第2针延迟接种对其效果影响的临床数据。

Q20: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和其它疫苗一起接种吗?

答:不建议和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建议和其它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狂犬病疫苗除外。

Q21: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还需要核酸检测吗?

答: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不能达到%,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Q22: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核酸检测会呈阳性吗?

答:不会,核酸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核酸RNA(逆转录为DNA),目前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患新冠肺炎,也不会因接种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Q23:哪些人不适宜打第二剂次疫苗?

答:受种对象身体状况应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如果接种第一剂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另外受种对象接种第二剂次时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Q24:慢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常年吃药患有高血压的人、糖尿病、甲状腺、心脏病等)

答:新冠灭活疫苗说明书中提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慎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可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原则上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具体请按临床医师医嘱执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稳定剂量药物,病情平稳的,原则上可以进行接种。甲状腺功能减退(TSH>10μ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以及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疫苗。

Q25:新冠肺炎治愈人群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一般来说,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并且,目前临床试验尚未提供新冠肺炎治愈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因此。新冠肺炎治愈人群不推荐接种新冠疫苗。

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125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