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的冬季是流鼻血的高发季节。人们经常会遇到鼻出血,鼻出血又称鼻衄,冬季燥邪当令,此时鼻粘膜干燥对外界刺激或者损伤更敏感,尤其是2-10岁的小儿更易发作。出血部位大多数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出血部位见于鼻腔后部。出鼻血时人们都会手足无措,常采取一些不当措施,不仅对控制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会贻误病情。其实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有些鼻出血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些则为自发性出血。它既可由鼻腔本身疾病引发,也可由鼻腔邻近结构病变引起,或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鼻部表现。单侧鼻孔出血较为常见,有的表现为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致休克,反复慢性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等并发症。下面就和药店慧享一起来学习鼻出血的表现症状,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吧! [鼻出血的表现症状] 1、侧边 多数鼻出血为单侧,亦可为双侧。 2、频率 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呈持续性出血。 3、出血量 多少不一,轻者涕中带血、数滴或数毫升,重者可达几十毫升甚至数百毫升以上,导致失血性休克。 4、出血部位 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 5、人群特点 少年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于易出血区;青年人也以此区出血多见;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的动脉出血为鼻后部出血的较常见部位。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 6、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局部病变 患者反复流鼻血,伴长期流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改变等。 7、近期有特殊药物、毒物接触史 患者出现流鼻血、恶心、呕吐、皮疹、头晕、意识模糊等,应警惕中毒或过敏等。 8、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常伴有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 9、患有血液系统疾病 反复发作流鼻血、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便血等,患者可能还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虚弱乏力。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1、外伤 鼻腔、鼻窦外伤或手术等损伤局部黏膜、血管发生鼻出血,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喷嚏、鼻腔异物等损伤黏膜血管也可引起鼻出血。 2、炎症 各种鼻腔和鼻窦的感染均可因黏膜病变,损伤血管而出血。 3、鼻中隔病变 鼻中隔偏曲的骨嵴或骨棘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鼻中隔糜烂、溃疡或穿孔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4、肿瘤 其中最易发生鼻出血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小孩子会出现鼻腔流鼻血,也会在皮肤受压等部位出现针尖样的出血点,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明显的下降。 6、凝血因子缺乏 比如血友病等等,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给孩子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治疗。 7、外界的环境原因 主要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气候干燥的因素。例如高原地区或初春、秋末气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结痂,使血管易于破裂。这就是初春和秋末多有发病的原因。 [鼻出血的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流鼻血的情况较为复杂,大部分人并没有严重疾病,偶尔出现的鼻出血无须就医,在家实施简单措施就能止血。而有些反复流鼻血或流血量大的患者,则需要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常见药物治疗 1、维生素 可以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K、P等。 2、止血剂 当按压止血无法止住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止血,常用的药物为凝血酶、抗血纤溶芳酸、6-氨基己酸、酚磺乙胺、云南白药等。 3、镇静药物 在剧烈出血情况下,患者多伴精神紧张,必要时可注射镇静药物,使其镇静,并可减少出血。常用药物为氯丙嗪、鲁米那钠等。 证型用药治疗 1、热邪犯肺证 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常见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红苔薄,脉数。 药物推荐:桑菊感冒颗粒(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较甚者,搭配二冬膏等滋肺阴药物)。风寒感冒者忌用。 2、胃热炽盛证 胃火上炎,迫血妄行。常见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便秘等症,舌红苔黄,脉数。 药物推荐:黄连上清片。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禁用。 3、肝火上炎证 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常见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药物推荐:龙胆泻肝丸。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气血亏虚证 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常见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 药物推荐:归脾丸。有痰湿、瘀血、外邪、热邪内伏者忌用。忌过度思虑、过劳及生冷食物。本品宜饭前服用。 中药方治疗 1、胃热引起的鼻出血 症状:鼻子出血,口渴,多饮水,口臭,或大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 处方 (1)生地10克,川牛膝6克,生石膏10克,知母6克,麦冬10克,水煎服。 (2)以大蒜头捣如泥,作饼如钱大,贴脚心。左鼻出血贴右脚心,右鼻出血贴左脚心,两鼻出血,左右都贴。 2、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症状:鼻子出血,鼻孔干燥,干咳,痰少,或无痰,鼻中灼热,口中咸辣,或有发烧,出汗,口渴,面现油腻色等症。舌红,脉数。治宜清肺止血。 处方 (1)桑叶6克,菊花6克,丹皮6克,炒山栀10克,茅根12克,水煎服。 (2)鲜藕榨汁毫升,鲜白茅根榨汁毫升,蜂蜜35毫升,上物调匀内服,每日1~2次。 (3)生石膏60克,豆腐克,水煮1小时,用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豆腐。 3、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症状:鼻子出血,头痛,头晕,口干,性情急躁,眼白发红,或起血丝,或起眼眵,在妇女倒经时,兼有少腹痛,两胁胀痛。治宜清泄肝火。 处方 (1)栀子10克(打碎),菊花15克,鲜茅根50克,粳米60克,将栀子、菊花、鲜茅根煎水取汁毫升和粳米煮粥,熟时加适量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2)生地10克,当归3克,赤芍6克,川牛膝3克,水煎服(此方妇女倒经时适用)。 (3)鲜藕节榨汁毫升,西瓜榨汁毫升,粳米克,共煮粥,熟时加适量白糖服用,每日1~2次。 提示:以上鼻出血处方,用量因人而异,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 1、指压止血法 如出血量小,可让病人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病人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人用嘴呼吸。同时在病人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2、压迫填塞法 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塞,因为填塞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再继续捏住双侧鼻翼10分钟左右,即能止血。 3、高血压鼻出血,慎重处理 如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须慎重处理。先让患者侧卧把头垫高,捏着鼻子用嘴呼吸,同时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时,可用棉花或纱布塞鼻,同时在鼻外加压,就会止住。然后迅速医院。 4、养成好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挖鼻、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 5、保持湿润 天气干燥或者家中暖气、空调时,注意保持空气湿化,保持房间温湿度要适宜,在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等增加室内湿度。保持鼻内黏膜湿润。 6、注意休息 鼻衄发生期间,宜少活动,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7、注意饮食 减少进食过烫、辛辣刺激食物。戒烟,远离二手烟。 8、用药注意 避免频繁使用感冒药和抗过敏药,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鼻腔干燥,引起出血。 9、及时治疗 有引起鼻出血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应及时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鼻中隔弯曲、高血压、肝肾疾病等。 拓展学习 1、《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专业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 2、《测血糖时测哪个手指更精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缺铁性贫血的表现症状,专业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 4、《血常规报告单怎么读?掌握“血液三宝”,就全懂了!》 5、《药店专业学习龙胆泻肝丸的功能主治,对症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 6、《药店专业学习夏桑菊颗粒的功效介绍,专业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 觉得文章有启发的 点个“在看”吧 药店智慧分享“交个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