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微循环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血小板数量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导致。怎么确定是否得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方法:

  血象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均有贫血的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1/3的患者血红蛋白60g/L,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多,可占到20﹪~30﹪。除可检出有核红细胞外,尚可见到三角形、盔形、碎裂等微血管病性溶血的红细胞形态改变。血象中可看到变形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者占患者总数的95﹪。

  血小板数减少,持续性存在者占到患者总数的92﹪。血小板计数一般在(10~50)×/L,血小板寿命缩短,出血时间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约有半数以上病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多见,偶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象

  骨髓切片显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细胞增生更为明显。

  切片内巨核细胞增多,可见巨大核细胞成簇出现,但巨核细胞多形性与异形性不明显,多表现为成熟障碍。

  切片内粒系和红系细胞形态与定位无明显异常。染色检查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血清免疫学检查

  10~20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可呈阳性,抗核因子50呈阳性,少数类风湿因子呈阳性。补体水平大多数正常,少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伴发本病时补体可降低。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公众







































北京白癜风较好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2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