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确定6月7-13日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宣传周,通过这个宣传系列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吧。

提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我们先来给它断个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

这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

发热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降低

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

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国家公布发热伴的病死率在10%左右

该病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认为蜱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人后,导致病毒进入人体而发病,或者通过直接接触危重患者或带毒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也可能导致传播。

因此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如果家中有亲人因患发热伴而住院,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并减少探视。

哪些人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什么时间是高发季节?

叮咬导致发病的蜱虫是什么?

如我们被蜱虫叮咬后应如何处理?

日常生活中预防发热伴应注意哪些?

是不是还有好多疑问?

且听下回分解

供稿:传染病防制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134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