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血液系统肿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发病率将呈持续上升态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公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度并不高。 要知道,多发性骨髓瘤非常“狡猾”,由于其发病症状和一些中老年常见疾病的症状相似,导致很多患者被漏诊、误诊,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间。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呢?以下这些“不稀奇”的症状背后,可能就是多发性骨髓瘤在作祟! 01 ★★★ 骨痛、腰痛 “多发性骨髓瘤”有一个“骨”字,不言而喻,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可见于70%以上的患者,以腰骶部最常见,其次为胸骨、肋骨和其他部位,随活动而加重,而有的患者以游走性骨痛为特点。 一旦中老年人群出现骨科方面的疾病,比如椎间盘突出、骨折、晚期转移癌以及脊柱椎体包块、风湿性的骨关节肿痛等,反复发作或者对症治疗依旧无效,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仅仅考虑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建议做骨髓瘤的相关检查。 02 ★★★ 中老年贫血、出血 初诊时,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贫血,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贫血。 为什么会出现贫血症状呢?其主要原因是骨髓腔被大量的异常浆细胞侵占导致红细胞生成受抑,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伴有肾功能受损,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其次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减低或凝血障碍、淀粉样变性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均会增加出血风险,从而加重贫血。需要注意的是,贫血程度往往与肿瘤负荷有一定的相关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出血症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淀粉样变性。其主要表现为黏膜出血和皮肤紫癜,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了贫血或出血症状,千万不能忽视,应及时到血液专科进一步检查排除骨髓瘤。 03 ★★★ 肾功能不全 大约4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发病初期和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腰酸、浮肿、泡沫尿、夜尿增多或尿量减少等症状,此时患者往往会选择到肾脏内科就诊。 肾功能不全或者尿毒症的患者,如果长期对症治疗无效,就需要检查尿中的轻链蛋白是否超标。如果患者既往无慢性肾炎病史,一定要警惕继发性的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为常见继发性肾损害病因之一。 04 ★★★ 各类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一些疾病普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但是如果反复感染,就需要查一下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及时发现问题。 05 ★★★ 恶心呕吐 高钙血症可以见于10%~30%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骨质破坏,骨质内钙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钙升高所致,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厌食、烦渴、多尿、脱水,甚至发生嗜睡、昏迷、心律失常而致死。 因此,中老年人群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千万不能忽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千万不能仅仅考虑消化道疾病,常规的血生化检查往往就能发现问题。 ★★★ 小编提醒: 中老年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骨痛、贫血、蛋白尿、反复感染等,经过常规治疗无效者,就应当引起重视并做相应检查,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及时到血液专科检查。 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下期预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扫码添加 备注“骨髓瘤”,加入骨髓瘤战友群 一起交流讨论分享治疗经验 审稿专家介绍 郭玥潞医生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医院血液四科(成人淋巴瘤)十病区,主治医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委会秘书;年第25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复发或难治性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突变特点及临床意义》获选壁报展示。 擅长:淋巴瘤、骨髓瘤的免疫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往期阅读 搬好小板凳,多发性骨髓瘤系列科普干货来了! 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