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中医根据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症状,将其归于“血瘀证”“积聚”“血证”范畴。根据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思路,可以分为气滞血瘀、阴虚血瘀和血热妄行。

西医病理:

1.骨髓中巨核细胞系增生、幼稚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数量增加,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积聚成堆。

2.脾脏充血、可有广泛栓塞,少数病例有脾纤维化和脾萎缩。

3.骨髓外浸润、髓外组织主要肝脾等组织内出现髓外巨核细胞系为主的增生灶。

而中医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三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

证候:胁下痞块、胀多于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舌质暗,脉沉涩。

证候分析:气机阻滞,脉络不和,气血郁滞,积而成块,故胁下痞块,固定不移,气滞血阻,血行不畅,故胀多于痛。脉沉主病在里、脉涩,舌质紫暗主血瘀。

(2)阴虚血瘀型:

证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多梦或不寐,心悸健忘,腰酸膝软,胁下痞块固定不移,隐隐作痛,面色紫暗,舌质红紫,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肾水亏则阴血不足,虚火上炎故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心肾不交则多梦不寐,心悸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阴液亏损,血行不畅而瘀滞,故面色紫暗,舌质红紫,血瘀于胁下,脉络不通,故胁下痞块,隐隐作痛。

(3)血热妄行型:

证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心悸,便血,尿血或皮下瘀斑,或齿龈出血、咳血等,舌质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内热由生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水不济火,心火亢盛则不寐多梦,心悸。热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故出血,热伤阳络血外溢,故皮下瘀斑等。热伤阴络血内溢,故便血、尿血等。脉细数,舌质红,为阴虚内热之症。西医诊断标准1.起病缓慢,轻者仅感乏力,重者有出血或血栓症状。

通过治疗,中医中药可让血小板增多症达到怎样的效果?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①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及骨髓象恢复正常。

②部分缓解:无出血及血栓形成症状,血小板降至×/L(70万/mm3)以下。

专家提醒,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死亡原因为重要器官严重出血和血栓形成。一些病例可转化为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目标为降低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的生成,通过中西医结合针对性治疗,一般患者预后良好。

欢迎添加病友咨询官方

长按识别下方病友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18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