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医院曾收治一名无明确诱因,为首次发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治疗患者确诊为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患者现定期随访,未出现DVT复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此病例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同时应警惕HIT的发生。 肝素、低分子肝素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肝素所引起的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发生例数逐渐增加,在肝素应用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1%~5%,HIT中约35%左右的患者并发新的血栓性病变,包括各种静、动脉血栓,称为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形成(HITTS)。HIT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尤其合并HITTS,死亡率高达30%~40%。 HIT有两种类型:I型即非免疫介导的HIT,II型HIT即为肝素诱导的免疫介导的反应。 HIT最常见的表现是血小板下降和血栓形成,其他少见并发症有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肢体坏疽;肝素注射部位皮肤坏死性改变;肾上腺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肾上腺出血性坏死以及静脉注射肝素后发生急性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寒战、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和心搏骤停等。 目前预防HIT的发生尚无有效的方法。缩短肝素使用的时间,减少肝素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HIT的发生。一旦出现HIT首先要立即停用肝素,同时避免使用一切含肝素的物品。单纯HIT未合并血栓性疾病时,只要停用肝素,同时监测血小板数目变化和有无血栓性病变出现即可。但是大多数HIT患者都有基础的或继发的血栓性病变,在停用肝素后,要求继续给予一段时间或终身的抗凝治疗,因此要求选择新的抗凝药物。应注意发生HIT的患者应该终身禁止使用肝素。 HIT是肝素使用期间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在肝素使用中临床医师一定要提高对HIT的认识,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选用合适的抗凝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来源:丁锐,吴忠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IT)[J].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8.02.28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北京中科医院骗人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89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