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选自《中华医学杂志》,,98(6):-.

为更好地规范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组织国内专家,成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际相关指南、共识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HIT的防治现状,撰写了本《共识》。期望本《共识》中所提出的指导性建议,有助于提升中国心血管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对HIT的认知、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HIT临床干预更加科学与规范。

本共识涵盖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HIT的诊断、HIT的治疗、特殊临床情况处理等内容,本文仅就相关重要图表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医学杂志年第六期。

流行病学

表1不同类型患者和肝素暴露情况下HIT发生率

患者类型(肝素暴露至少4~6d)

HIT发生率(%)

外科手术后患者

肝素,预防剂量

1.0~5.0

肝素,治疗剂量

1.0~5.0

肝素,冲管a

0.1~1.0

LMWH,预防或治疗剂量

0.1~1.0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1.0~3.0

内科患者

癌症患者

1.0

肝素,预防或治疗剂量

0.1~1.0

LMWH,预防或治疗剂量

0.6

重症患者

0.4

肝素,冲管

0.1

产科患者

0.1

注:a仅有病例报告;LMWH:低分子肝素

HIT的诊断

一、4T′s评分

4T′s评分(4T′sHITScore)是由血小板减少的数量特征(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特征(timingofonset)、血栓形成类型(thrombosis),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othercauseofthrombocytopenia)四个要素构成,四项评分相加,根据得分多少确定HIT的临床可能性:≤3分为低度、4~5分为中度和6~8分为高度临床可能性(表2)。

表24T′s评分

注:横屏查看或网页版查看效果更佳

评估要素

2分

1分

0分

血小板减少的数量特征

同时具备下列两者(1)血小板减少50%(2)最低值≥20×/L

具备下列两者之一(1)血小板减少30%~50%(2)最低值处于(10~19)×/L间

具备下列两者之一(1)血小板减少不超过30%(2)最低值10×/L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时间特征

具备下列两者之一(1)使用肝素5~10d(2)再次接触肝素≤1d(在过去30d内曾接触肝素)

具备下列两者之一(1)使用肝素10d(2)使用肝素≤1d(在过去30~d曾接触肝素)

使用肝素5d(近期未接触肝素)

血栓形成的类型

新形成的静、动脉血栓;皮肤坏死;肝素负荷剂量后的急性全身反应

进展性或再发生的血栓形成,皮肤红斑;尚未证明的疑似血栓形成

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没有

可能有

确定有

注:肝素接触的首日为0d

HIT的治疗

HIT治疗分为初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初始抗凝治疗药物主要是胃肠外给药的比伐芦定、阿加曲班和磺达肝癸钠(表3),LMWH不能用于HIT治疗。维持治疗多以华法林替代,个别情况下(如孕妇)可使用磺达肝癸钠。有多个小样本研究探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作为HIT的初始抗凝治疗和(或)维持用药。

表3非肝素类(胃肠外)抗凝药物的特点

注:横屏查看或网页版查看效果更佳

特点

阿加曲班

比伐芦定

磺达肝癸钠

作用机制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选择性Ⅹa因子抑制剂

半衰期

40~50min

25min

17h

清除途径

肝脏

酶途径80%,肾脏20%

肾脏

HIT获批适应证

HIT治疗/PCI

PCI/心外科手术

用法

静脉输注

静脉输注

皮下注射

监测项目

APTT、ACT

APTT、ACT

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

影响INR

+++

++

免疫特点

与来匹芦定及重组水蛭素抗体潜在交叉反应

尚未确立磺达肝癸钠和HIT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拮抗剂

胎盘透过

不清楚

不清楚

微量

血液透析清除率(%)

20

25

20

注: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时间;ACT:活化凝血时间 (五)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一、比伐芦定

(一)用法、用量及疗程

非PCI患者不建议静脉注射负荷量,初始维持剂量0.15mg·kg-1·h-1,维持目标APTT水平于基线的1.5~2.5倍或活化凝血时间(ACT)s。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剂量为0.14mg·kg-1·h-1,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表4,表5),肝、肾功能均异常的患者建议为0.03~0.05mg·kg-1·h-1。比伐芦定可部分被血液透析滤出(表3)。

表4非PCI的HIT或HITT患者比伐芦定应用

应用条件

静脉输注速率(mg·kg-1·h-1)

CrCl(ml/min)60

0.

45~60

0.

30~44

0.

30

0.~0.

肾脏替代治疗

0.~0.

注:CrCl:肌酐清除率,下同

表5比伐芦定应用于行PCI的HIT或HITT患者

应用条件

静脉负荷量(mg/kg)

静脉输注速率(mg·kg-1·h-1)

CrCl(ml/min)≥60

0.75

1.75

30~59

0.75

1.75

30

0.75

1.00

肾脏替代治疗

0.75

0.25

需行PCI治疗的HIT或HITT患者,建议首先静脉推注负荷剂量比伐芦定0.75mg/kg,然后以1.75mg·kg-1·h-1静脉滴注至PCI后3~4h,应用比伐芦定5min后监测ACT,维持ACTs。之后如需继续应用,减量至0.2mg·kg-1·h-1静脉滴注20h。

(二)与其他药物的转换与衔接

应用比伐芦定前常规测定基础INR水平,当病情稳定及血小板计数≥×/L或恢复至基线水平情况下,应逐渐过渡到使用华法林。华法林初始剂量2.5~3.0mg/d,必须与比伐芦定重叠5d以上,每日监测INR,INR符合要求(目标INR与基础INR水平相关,见表6),可停用比伐芦定,继续使用华法林。停比伐芦定4~6h后再次监测INR和APTT:(1)若复测INR未达标,继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24h后复测;(2)若INR达标,且APTT≤40s,继续华法林抗凝治疗;(3)若INR达标,且APTT40s,考虑比伐芦定药物代谢延长所致,4h后复测INR和APTT。也可在转换为华法林之前,先从比伐芦定转换为磺达肝癸钠作为过渡(该药对INR影响小)。

表6比伐芦定联用华法林的INR目标值

应用比伐芦定前的基础INR

比伐芦定联合华法林的目标INR

1

2.5~3.5

1~1.5

3~4

1.5

4

戳原文,更有料!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88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