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治愈率得到了提升。治病的方法也多元起来,对于血液病的治疗也是如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介入了中医药,以求达到整体调理的疗效。那么,中医是如何医治血小板增多症的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部位在髓,病理本质属于本虚标实,和肝、脾、肾三个脏器关系密切,主要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养,温热邪毒侵入骨髓,进入经络,蕴而不散化热,热毒伤害津液,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从而产生瘀血,治疗此病以理气活血以及凉血解毒为主。中医证候辨证将症状细分,分别将主症、次症,舌脉象后,再结合诊断。中医诊断标准:临床上该病可分实证与虚证(1)气滞血瘀型:头颅、颈项拘束不舒,胸部憋气不适及隐隐作痛,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脉弦细数,舌质紫暗。(2)阴虚血疲型:头晕耳鸣,面色黝黑,两目发涩,身形消瘦,口干唇焦,心烦心悸,夜寐不宁,多梦健忘,手足心热。(3)血热妄行型:在血癖基础上出现鼻哑、齿衄、肌衄、血尿、便血、吐血等血证表现。对症行方,分为三种,基础方都是逐瘀。1、对应气滞血瘀,除加基础方以外,还要舒肝理气2、对应阴虚血疲型,要以滋阴养津为主3、对应血热妄行型,要以滋阴清热为主。现在西医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方法:1:常用骨髓抑制性药物:白消安。2: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3:羟基脲。4:干扰素。5: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虽然西药起效较快,也可以对病情有一定的控制缓解作用,但大多副作用明显,停药困难。因此现在更多患者采用的理想治疗方式是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药可缓解西药副作用,提高整体免疫力,两者结合,更有助于增效减毒。病友加群可以填写↓↓↓点击加入血液病病友群↑↑↑群里只有病友跟家属,仅供交流互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无偿解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48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