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是促血小板生长药物,主要通过促进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成熟,促进高倍性巨核细胞生成,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多项临床研究证实,rhIL-11能够减少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血小板输注需求,具有较高的客观有效性,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rhIL-1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根据rhIL-11上市后多年国际、国内用药情况,参考其他血小板生成药物的使用经验,共同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本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是指血小板计数(PLT)×/L。血小板低于50×/L时,即存在皮肤、黏膜出血的危险性;低于20×/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低于10×/L时则有极高度危险。 根据血液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CTCAE-4.03)将血小板减少分级标准制定如下,见表1。 rh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 CIT的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给予促血小板生长药物。促血小板生长药物除rhIL-11外,还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TPO受体激动剂罗米司亭(Romiplostim)和艾曲波帕(Ehmmbopag)。目前,只有rhIL-11和rhTPO被CFDA批准用于CIT的治疗。 1CIT的有指征治疗目前认为化疗后6-24小时即可以开始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rhIL-11推荐剂量为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4天,直至血小板计数≥×/L或至血小板绝对值较基线提高50×/L时停药。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天及化疗中不得应用rhIL-11。治疗流程件图1。 2CIT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或次级预防),即对既往曾经发生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而言,针对可能导致血小板再次减少、出血风险较高的致病因素所进行的预防性措施。二级预防用药的目的为预防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或保证化疗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一般认为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包括: (1)既往有出血史; (2)化疗前PLT75×/L; (3)接受含铂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以及蒽环类等药物的化疗; (4)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 (5)体能状态ECOG评分≥2分; (6)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长骨、扁骨(如骨盆、胸骨等)接受过放疗。 如果患者既往化疗后发生Ⅲ/Ⅳ级血小板减少、本周期化疗结束后有血小板下降趋势,存在出血高风险因素,推荐化疗后6~24h开始预防性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果患者无出血高风险因素,推荐在PLT<75×/L时开始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至化疗抑制作用消失,且PLT≥×/L时停药。rhIL-11推荐剂量为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但是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天和化疗中不得应用rhIL-11。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较少1有指征治疗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指征治疗治疗流程参见图2。 2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对首次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而言,一级预防是指针对可能导致出现出血风险较高的因素,在第1个周期化疗后立即进行的预防措施。 白血病患者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包括: (1)疾病恶性程度高; (2)既往有出血史; (3)接受高剂量阿糖胞苷、地西他滨等药物的化疗; (4)体能状态ECOG评分≥2分; (5)合并感染。 对于接受高出血风险化疗方案的AL患者,无论治疗目的是治愈、延长生存期或是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均建议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rhIL-11等)。通常采取化疗后6~24h应用rhIL-11,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4,或至化疗抑制作用消失,且PLT≥×/L时停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血小板较少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制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推荐rhIL-11用于AA的促造血治疗。rhIL-11推荐用法: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2周,或至PLT≥×/L时停药。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推荐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用于ITP的二线治疗,或存在严重出血或出血风险伴PLT<10×/L的ITP患者的紧急治疗。 原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临床路径释义—血液内科分册(年版)》推荐rhIL-11用于ITP的急症治疗。一般认为,此类药物起效快(1~2周),但停药后疗效一般不能维持,需要进行个体化的维持治疗。 临床研究证实,rhIL-11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均能够有效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情况和改善临床症状。rhIL-11给药方法: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4天;或至PLT≥×/L时停药。 rhIL-11用药的安全性管理建议 水肿的防治建议:在rhIL-11用药过程中,需要每日监测患者体重和液体出入量,不建议常规应用利尿剂。如在开始治疗3天内体重增加≥2kg,提示已存在水钠潴留,即隐性水肿,此时可给予保钾排钠利尿剂进行治疗,并且监测电解质平衡。rhIL-11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严重肾功能受损患者和肌酐清除率(Clcr)<30ml/min者,需减少剂量至25μg/kg。 心房颤动的防治建议: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最新指南指出:心房颤动的治疗目标为寻找和纠正诱因及病因、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应用蒽环类药物等患者,应用rhIL-11之前须行心电图检查,用药后密切监测心电图,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酌情减少剂量至25μg/kg;如发现新发心房颤动或用药过程中突发胸闷、心慌和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当患者应用高风险致吐化疗方案时,建议监测电解质水平,出现低钾、低镁时应及时补充。当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房性心律失常史时,应用rhIL-11前需权衡患者的获益与潜在风险,如需用药建议邀请肿瘤心脏病专科医师评估病情,并与血液、肿瘤科专科医师协商共同制定防治方案。 血液资讯综合整理 本白斑病医院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