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机能有关,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引起自发性出血的倾向,这对于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那么,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做血小板抗体检查吗?

  血小板抗体检查:主要是血小板表面IgG(PAIgG)增高,阳性率为66%~%。发同时检测PAIgG、PAIgM、PAIgA可提高检测阳性率。PAIgG增高并非本病特异性改变,在其它免疫性疾病亦可增高。但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不增高。

  此外系统观察PAIgG变化对ITP的预后有指导意义。一般在PAIgG下降时血小板才上升,有人报告每个血小板PAIgG量1.1×10-12g的病例用激素治疗无效,而每个血小板PAIgG量为(0.5~1.0)×10-12g的病例激素疗效好。切脾前如果PAIgG极高亦预示手术效果不好。如激素治疗或切脾手术后PAIgG恢复正常则预后好。如PAIgG持续增高则提示治疗无效。

  此外还可测血清中血小板抗体,约54%~57%病人血清中抗体增设。但血清中游离的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表面IgG的阳性率并不平行。

  除此之外,血小板减少患者还需通过以下检查手段来明确具体的病情,以便针对性治疗。

  1.血象出血不重者多无红、白细胞的改变,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出血时期或反复多次出血之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减少,白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于大出血后可增多。周围血中最主要的是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L时可见自发出血,20×L时出血明显,10×L时出血严重。慢性患者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时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活酶生成不良。血小板极度减少时,由于缺乏血小板第3因子,可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寿命很短。

  2.骨髓象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人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0.2×L(/mm3)以上,甚至高达0.9×L〔正常值(0.~0.)×L〕。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为了确诊此病而排除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须进行骨髓检查。

  3.血小板寿命缩短应用同位素51Cr或In标记血小板输给ITP病人:进行测定,病人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甚至只有几小时(1~6小时,正常为8~10天)。应用同伴素体表计数法还可测出血小板阻留和破坏部位(脾、肝、肺、骨髓)。应用血小板粘附与聚集试验等对慢性ITP病人有时可测出血小板功能异常。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检查诊断方式及治疗方面还有疑问,可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公众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文章分享至朋友圈;扫描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zl/25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