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为更好的规范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生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了中国首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

以下为该专家共识中关于HIT治疗的部分内容。

01

HIT流行病学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副作用,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导致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低分子肝素暴露后的发病率为0.1-1%,普通肝素暴露后的发病率更高,大约是1-5%,手术患者发生率高于内科患者(见表1)。

02

HIT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还可发生急性全身反应,甚至发生DIC和休克,出血非常少见。对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来说,常见的变化特征是血小板计数下降至其基线值的50%以上,且最低血小板计数≥20×/L。应注意基线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者,即便血小板下降50%以上仍可在正常范围。

03

HIT的诊断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程序是:首先评估临床可能性,可能性低进行常规治疗,可能性高进行抗体检测,出现抗体阴性结果排除患病可能,出现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功能性评价。在功能性评价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加以判断,仍不能确诊时,如果综合分析临床高度可能,应替代抗凝治疗。

04

HIT的临床治疗

HIT患者一经诊断或者高度怀疑应立即停用肝素,并接受非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特别是HITT或存在继发血栓风险的患者。HIT治疗分为初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初始抗凝治疗药物主要是胃肠外给药的比伐芦定、阿加曲班和磺达肝癸钠,LMWH不能用于HIT治疗。维持治疗多以华法林替代,个别情况下(如孕妇)可使用磺达肝癸钠。有多个小样本研究探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作为HIT的初始抗凝治疗和(或)维持用药。

对没有进行抗凝检测,甚至尚未确诊的高度疑似病人,临床治疗的第一步是停止使用肝素,第二步是替代抗凝治疗。非肝素类抗凝药包括非口服药比伐卢定、阿加曲班和磺达肝癸钠等,新型口服抗凝药,无论利伐沙班还是达比加群,都可用于HIT的替代抗凝治疗。待血小板数目恢复至正常范围,即超过≥×/L时可换用华法林,在血小板数目未达以上标准前,使用华法林非但不能起到抗凝作用,反而会导致血栓形成,发生皮肤坏死等。

参考文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诊断与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美国静脉血栓栓塞管理指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阿加曲班是一种合成的肽类小分子凝血酶抑制剂,能可逆地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阿加曲班不依赖肾脏清除,因此不增加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大出血风险。证据表明,肝、肾功能均异常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加曲班或比伐芦定,并依据肝、肾功能异常程度减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zl/105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