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ATEMPT临床研究旨在评估T-DM1辅助治疗对I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并与已广泛普及的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TH方案)作比较。研究显示,在一年期的治疗中,对比TH方案,尽管在毒性方面无显著减低,但对于患者减少脱发及神经病变,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数据显示T-DM1有可观的优势,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选择。 研究背景 约15%-20%浸润性早期乳腺癌过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比,HER2过表达(阳性)与更高的复发率相关。对未经治的回顾性分析中显示,I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复发率达10%-30%。既往APT研究证实,对于HER2阳性(HER2+)淋巴结阴性肿瘤大小≤3cm的乳腺癌,经TH方案辅助治疗的预后良好,7年侵袭性无病生存期率(iDFS)为93%,7年无复发率(RFS)为97.5%。 抗体偶联药物T-DM1对于HER2+转移性乳腺癌和经新辅助靶向抗HER2治疗后有残留病变的乳腺癌这两类乳腺癌表现出良好治疗效果。在转移性背景下,与紫杉烷-曲妥珠单抗联合给药相比,T-DM1治疗的疗效相似但毒性更低。 ATEMPT研究假设,针对I期HER2+乳腺癌,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相较TH方案,T-DM1治疗的复发风险降低的同时其毒性更低。本项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T-DM1辅助治疗1年的疗效,并在I期HER2+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中比较其与TH方案的毒性发生率。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Ⅱ期辅助治疗研究。在年5月17日至年12月13日期间,从美国的34家研究中心招募了名患者,其纳入标准包括: ≥18岁 ECOG≤1,左心室射血分数基线(LVEF)≥50% 经中心实验室证实为HER2阳性淋巴结阴性(或≤1淋巴结微转移)I期浸润性乳腺癌 T≤2cm 术后90天内且无既往乳腺癌病史 患者以3:1随机分配接受T-DM1或TH方案治疗,分层因素包括年龄(55或≥55岁),计划放疗(是vs否)和计划内分泌治疗(是vs否)。如有辅助放疗和激素治疗,可分别在T-DM1治疗12周后或化疗结束后开始。具体方法分别为T-DM13.6mg/kgIV,q3w,共17周期或一年,或联合Hqwx12w(4mg/kg首剂→2mg/kg),序贯Hx39w(6mg/kg,q3w)。 共同主要终点:T-DM1组的3年DFS,对比T-DM1和TH组有临床意义的毒性发生率。 有临床意义的毒性(CRT)包括:3级非血液学毒性,2级神经毒性,4级血液学毒性,粒缺性发热,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和任何需要延迟给药或中断的毒性 iDFS事件包括:浸润性局部,区域或远处复发,对侧浸润性乳腺癌或任意原因死亡 为了评估iDFS,研究设计T-DM1组(n=)例有95%的检验效能来区分两组9%vs5%的3年失败率。分别有例和例患者随机分别接受T-DM1和TH方案治疗,研究有81%的效能检测到T-DM1对比TH方案,临床有意义的毒性发生风险下降40%。如果在随访人后,T-DM1组的DFS事件数39,则认为既定的中期分析时间无效,且T-DM1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研究结果 结果分析人群包括开始方案治疗的所有例患者,其中T-DM1为例,TH方案为例。两组间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半数患者T1cm,75%患者激素受体阳性(HR+)。中位随访时间为3.9年。 CRT发生率两组相近(T-DM1为46%,TH为47%,P=0.83),但组间具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不同。例如THvsT-DM1,神经病变(23%vs11%,P=0.),脱发(41%vs0%,P0.)。相反的,T-DM1vsTH,血小板减少症(11%vs1%,P=0.),胆红素升高(5%vs1%,P=0.04)。T-DM1组因不良事件导致的研究治疗中止率高于TH组(17%vs6%)。但在T-DM1组中只有8%患者是因方案强制规定的不良事件而停药的。在停药患者中,61%的患者后续接受了曲妥珠单抗治疗。接受T-DM1治疗的患者中6个月内停药的几率为8.2%,6~12个月停药的几率为10.7%。 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索T-DM1单药治疗在I期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ATEMPT与既往两项T-DM1研究(KAITLIN和KRISTINE)数据一致。研究结果表明T-DM1治疗可以替代以紫杉烷为基础+曲妥珠单抗的方案,而不会影响疗效。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T-DM1组的复发事件数较少,3年iDFS率为97.8%,RFS率为99.2%。鉴于本研究入组人群大多为HR+/HER2+患者,需要进一步增加随访时间。对比TH方案,T-DM1的毒性无显著降低,T-DM1组的安全性和停药患者比例与KATHERINE研究相似,但低于KAITLIN研究结果,未观察到新的毒性。虽然相比于TH方案组,T-DM1组患者提前停药的比例更高,但是有临床意义毒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专门前瞻性设计了CRT终点。目的是提供一个复合终点,用以评估研究人员认定的T-DM1和TH方案的常见不良事件。在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了PRO评估,与TH组相比,T-DM1组的患者神经病变和脱发更少,工作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AdjuvantTrastuzumabEmtansineVersusPaclitaxelinCombinationWithTrastuzumabforStageIHER2-PositiveBreastCancer(ATEMPT):ARandomizedClinicalTrial. 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zl/133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