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是人类血液的三种主要细胞,其中血小板参与凝血,它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合作,在血管受伤时,能及时帮助止血。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在某些疾病影响下血小板数量会减少到低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前者指由于其他疾病,如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排除上述因素的、由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病情可长期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专业、长期的治疗和随访。 怀孕期间血小板减少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女性患者要根据数值的高低密切注意病情,预防变化,做好护理。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孕前孕后得注意些什么呢? 1 定期到产科和血液科检查。 2 定期监测血小板水平。如果孕期36周,无出血和急症分娩情况,血小板计数30×/L,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水平低,或者需要侵袭性操作时,如手术、分娩和麻醉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升高血小板水平。 3 妊娠合并ITP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丙球。权衡利弊,治疗以维持血小板相对安全水平为目的,而不是血小板数量正常。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有副作用。 4 糖皮质激素和丙球对哺乳影响较小,产后不需要限制哺乳。 5 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约10%,颅内出血1%。产后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水平和出血症状,如果血小板水平很低或者有出血症状,应积极应用丙球等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根治白癜风的偏方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94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