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医院手术室门外,产妇徐女士的丈夫怀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喜极而泣,一次又一次地说,谢谢!谢谢!太谢谢了! 原来,徐女士因严重血小板减少,被怀疑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医生判为:如果生育孩子将有生命危险,母子双双难保。医院血液科、产科、麻醉科通力合作将她和孩子从危险线上抢救回来,顺利度过分娩关。 血小板减少情况紧急徐女士几年前就发现血小板减少,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被判不宜生育。但对孩子的渴望,让已经32岁的徐女士还是在去年怀上了宝宝。本来“有喜”是好事,但对徐女士来说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要这小孩必定有风险甚至危险,不要又不忍心不舍得,这可是他们俩的亲骨肉呀,而且是盼望已久了,左右为难怎么办?想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是母亲的伟大,徐女士决定冒险也要保住这孩子。 可现实却不是那么顺利如意,正如医生所料,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病情越来越重,徐女士越来越觉得头晕没精神,皮肤出血点、青紫瘀斑越来越多,血小板掉到只有8千(正常为10万以上),徐女士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血流产,所以天天默默祈祷。血液风湿科鞠文东主任医师带领的团队,时常跟病人聊天“打气”,鼓励她振作精神、充满信心、配合治疗,他们采取一边促造血、止血、营养保胎等治疗,一边成分输血(缺啥补啥)治疗的方案。 紧急手术母子平安本来一直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可就在离预产期还有2周的那天,徐女士突然提前“破水”,这下可“考”到大家了,因为此时血小板仍然为1万,好在全院相关科室齐心协力和中心血站给力,在紧急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剖腹产术在手术室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还好出血不多,手术顺利,母子平安,全家开心,悬在大家心上的第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真可谓:医生全力以赴保驾护航,孕妇历尽艰险终结硕果。 鞠医生介绍说,血小板减少症也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甚至超过了贫血,有统计分析,6%-10%的妊娠妇女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但很多孕妇经常忽略产检或对血化验单上这一指标不屑一顾。即使发现,也以为自己吃点“阿胶、花生红衣补血药”就可以“补”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为什么血小板会减少呢?一般来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与一般人群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相似的,无外乎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消耗过多等原因。 一、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目前,我国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是血小板数低于×/L(10万)。孕期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一个良性的生理性过程,被称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二、妊娠所特有的或妊娠易患的严重疾病: 某些妊娠所特有的或妊娠易患的严重病症,妊娠中会导致血小板减少。鞠医生提醒说,对合并重病患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三、内科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疾病: 临床上有很多内科疾病都伴有血小板减少,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急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此,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不要只认为是一个良性过程,它还可能预示着某些凶险疾病,因此,妊娠期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必须查明原因,精准治疗。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血小板对于止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妇女在怀孕期间如果血小板减少,不仅分娩时可能会出血不止,影响健康危及生命,而且对于胎儿和新生儿也会有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胎儿颅内出血。妊娠期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医院查明原因。医生会做相关检查,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及功能、骨髓检查、血小板抗体、血生化及B超等。 鞠医生提醒说,由于有些“血小板减少”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基础疾病,因此对这类患者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特别重要,患者切莫顾虑妊娠期用药而自己选择“补药”乱补,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如果有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相关情况,应如实向医生说明,好让医生综合分析并争取得到积极有效地治疗。 2、避免使用对血小板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和检查手段,如阿司匹林、氯呲格雷、磺胺类药物,以及X线检查等;尽量避免外伤出血和感染,这些均能增加血小板的消耗,使血小板数量更为减少;提前一周住院待产,为分娩做好准备。 3、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较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血小板数大于5万患者可以考虑自然分娩,但最好行常规的不作侧切的阴道分娩,这样可减少其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如果血小板数低于5万,或胎儿血小板低于5万,可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行剖宫产。 总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较危险且不易处理的并发症,产科医师与血液科医师的密切配合是成功诊治病人的关键,同时孕妇产检中也要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