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一种罕见的免疫并发症,在肝素暴露者中发生率约为0.1~5%,根据病因分为1型与2型,2型HIT是指由肝素暴露后诱导免疫产生抗PF4/肝素抗体,一部分敏感患者发展为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其特点是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险低反而体内高凝,HIT将显著增加患者脑梗和心脏骤停风险,预后取决于早期识别和干预[1]。暴发性心肌炎是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以心肌炎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死亡率高达50~70%[2],主要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病死率极高,但一旦度过危险期预后良好[3,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发热6天”医院就诊时晕厥一次,医院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收住,患者既往乙肝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年7月3日请我科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团队当地行ECMO术后,诊断“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肝功能不全”转入我科。查体:ECMO使用状态,呼吸机辅助通气,体温36.8°C,带入NS50ml+肝素0.万u微泵抗凝。予改NS50ml+比伐卢定0.g微泵抗凝,并予抗生素、激素、营养心肌等暴发性心肌炎对症治疗,7月4日开始联合CRRT治疗,继续比伐卢定抗凝治疗。7月9日撤离ECMO,次日拔除经口气管插管,改鼻塞吸氧。7月11日患者腹胀、白细胞增高,最高达18.47×/L,行CT检查提示;“胰腺炎”消化科会诊后予以禁食、升级抗生素、抑酸等对症治疗,7.19复查CT提示渗出减少,改清流饮食。7月26日已康复出院。

2.HIT确诊时间轴:

2.1

7月3日入院后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予以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等对症处理。

2.2

7月4日开始ECMO联合CRRT治疗,初期考虑ECMO及CRRT运行导致血小板破坏性降低,4Ts评分5分。

2.3

7月9日撤ECMO后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6×/L,继续予输注单采血小板治疗。

2.4

7月13日血小板降至3×/L,血液科会诊后予以骨穿排除血液疾病,4Ts评分6分,外送HIT抗体检测,启动HIT治疗[4,5],停用任何形式的肝素制剂及所有管道冲洗用肝素,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2.5

患者血小板逐渐上升,7月16日化验报告示:HIT相关IgG抗体阳性(ELISA法),确诊HIT。

2.6

7月17日血小板上升至29×/L,停激素及免疫球蛋白,至患者转科日血小板计数44×/L。

表14Ts评分

备注:6-8分为高度临床可能性,HIT概率30%-80%;4-5分为中度可能性,患病概率10%-30%;0-3分为低度可能性,患病概率5%。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wh/14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