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急救方法,但临床也可见输血无效的情况,怎么避免呢?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其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状态,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掌握输注适应证、避免诱发因素,输注单采血小板或照射血小板制剂,同时应注意正确使用白细胞滤器,才能尽可能减少血小板输注后无效的现象。 1、掌握输注适应证 血小板患者输注前应严格筛选适应证,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2、避免诱发因素 血小板减少患者应避免各种诱发无效的因素,如对患者实行全环境的保护,可住层流病房,防止感染发生。还应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3、输注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患者如条件许可,应输注单采血小板,以限制同种异体抗原接触,减少或推迟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 4、输注照射血小板制剂 血小板制剂用0.3~0.6J/cm2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使白细胞失去活性或失去抗原性。 5、正确使用白细胞滤器: 正确使用白细胞滤器可去除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输注时切勿挤压滤器上方管道或用盐水冲洗滤器,以免将过滤后的白细胞再次输入体内。 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患者最大担忧是出血引起的死亡,因此维持血小板数量是防治出血的重要环节。但专家强调,治疗是要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而不是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只要不出血就可以。 输血是把双刃剑,给合适的患者以正确的血液成分,可以挽救生命,反之输血也可能带来感染性疾病、同种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