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季节是适合进食膏方的。

膏方是中医方剂剂型的一种,是将药材反复煎熬,去渣取汁,加以浓缩,加冰糖或蜂蜜等收膏而成,《膏方大全》载有“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膏方不仅补气血,调阴阳,益脏腑,还有祛六淫,通血脉,化痰浊等祛邪作用,含有扶正祛邪,祛病纠偏双重意义。临床上包括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患者,常因感冒、腹泻、劳累等导致疾病复发加重,中医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在冬季用膏方进补不仅有填精生髓之效,还可预防春季疾病“生发”,可谓事半功倍。在血液病临床治疗中,周郁鸿主任运用膏方每获良效。因篇幅限制,下面举一二例。

案例一

某女,47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4年,行ATG治疗后血小板偏低,白细胞和血色素尚正常。口服安特尔、新赛斯平未见明显改善。有糖尿病史。刻症:头晕耳鸣,口渴欲饮,眼睛干涩,夜寐差,时有腰酸膝软,偶有盗汗,纳差,月经量少,色暗红,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肝肾亏虚,治以调补肝肾,滋阴养血。用药:熟地、枸杞、鳖甲胶各g,山药、萸肉、茯苓、莲子、鹿角胶各g,制首乌、炙黄精、白术、米仁各g,丹皮、仙灵脾、麦冬、百合、炒枣仁、陈皮、木香各90g,木糖醇、黄酒各g。服膏方2月后症状改善,血小板升至90×/L。

案例二

某女,38岁。反复头晕乏力2月余就诊。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白细胞减少,未予重视,未接受任何治疗。患者近2个月以来,感乏力、头晕明显,善太息,易烦躁,长时间工作或劳累后耳鸣,胁肋疼痛,胃脘闷痛,腹胀,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夜眠差,难以入睡或夜眠多梦,月经不调,经行乳房胀痛,二便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患者平素经常头晕乏力,易感冒,且缠绵难愈。西医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要求服用膏方调治。证属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治以滋阴疏肝。用药:生地、枸杞、党参、黄芪各g,熟地、当归、白术各g,制首乌、炙黄精、麦冬、百合、米仁、莲子、山药各g,远志、香附各90g,冰糖、鳖甲胶、黄酒各g。服膏方期间随访,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改善,睡眠差、胃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发生感冒1次,口服泰诺后治愈。









































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2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