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冠疫苗之比较

作者:空谷幽兰

前言

从年初开始,COVID-19疫情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的时光。在这一年的时间里,COVID-19的序列组,治疗方法和手段,以及疫苗的研发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六种疫苗,分别是两种mRNA疫苗(辉瑞-BioNTech的Tozinameran和Moderna的mRNA-),两种常规灭活疫苗(国药集团的BBIBP-CorV和科兴生物的克尔来福),以及两种病毒载体疫苗(加马列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的Gam-COVID-Vac(俄罗斯卫星V号疫苗),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制药的AZD)。其中,只有三种疫苗获得了部分国家的全面授权,即辉瑞疫苗,Moderna疫苗和国药集团的疫苗。那么,mRNA疫苗和常规灭活疫苗有什么区别?这三种疫苗的安全性如何?会有什么副作用?有效率又如何?有怎么样的接种方式?本文将会针对这些问题全面分析和比较这三种疫苗目前的公开数据,希望能给读者们一点启迪,让读者们明白各种疫苗的优劣,从而做出稳妥的选择。

什么是mRNA疫苗

mRNA疫苗是一类通过向人体细胞导入mRNA后产生抗原,从而达到免疫效果的新型疫苗。与依靠抗原或减毒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的传统疫苗不同,RNA疫苗本身并不含有抗原,而是以编码抗原的mRNA为主要成分。这些编码抗原的mRNA能在细胞内被翻译为抗原蛋白。RNA疫苗中的mRNA通常由固体脂质纳米粒等特殊载体包裹,以保护脆弱的RNA分自并帮助RNA进入细胞内。通常来说,RNA疫苗发挥作用的步骤为:被载体包裹的RNA被注射到人体内、RNA进入细胞、RNA翻译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被呈递至细胞表面或被分泌到细胞外引发免疫反应。mRNA疫苗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因为生产周期短,不容易出现微生物污染问题。此外,因为mRNA疫苗的生产不需要使用有毒化学品,也可以做到无细胞生产,使mRNA疫苗理论上具有相较传统疫苗更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mRNA疫苗一般需要低温储存,而且储存时间较短,使mRNA疫苗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mRNA疫苗作用原理

什么是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指由已杀灭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制造灭活疫苗的过程中,杀灭病原体的方式包括:加热杀灭、利用化学方法(如甲醛)杀灭、以及利用放射线杀灭。一部分灭活疫苗中杀灭的病原体依然以完整形态存在,也有的灭活疫苗会将病原体裂解,亦存在将病原体中的抗原单独提纯出来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主要通其中的抗原诱导细胞免疫的产生,一般来说需要多次接种且免疫效果持续较短。尽管灭活疫苗的工艺成熟高,但是由于生产过程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和病毒培养、建立毒株以及作为基质的细胞株的多级种子库,因此在生产阶段实现产能放大存在一定难度。灭活疫苗制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免疫颗粒的完整性以保持疫苗的免疫效果,对灭活的工艺要求较高,且生产过程中要求的生物安全等级较高。另外,灭活工艺可能存在潜在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主要表现为机体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病毒时,对该病原的易感性增加或者疾病发病加重的现象。所以,灭活的研发需要警惕ADE现象的发生。

国药疫苗图片

辉瑞疫苗分析

辉瑞疫苗是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联合研发的一款疫苗。注射方式为两次注射,间隔21天,一般使用上臂肌肉注射的方法。根据CDC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2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