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发现

最近发表在《血液进展》杂志上的试验剂量PAC试验的数据显示,当每天两次给药pacritinibmg时,发现其对骨髓纤维化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表现出临床活性,且具有可接受的毒性。

结果表明,每日两次服用pacritinibmg患者的持续病毒学缓解率(SVR)较服用低剂量药物的患者高。每日服用两次pacritinibmg组患者的总SVR为9.3%,而每日服用一次mg组为0%,每日服用两次mg组为1.8%(Ptrend=0.)。

与低剂量组相比,每日服用两次mg组患者的脾脏体积减小的中位百分比也最大,差异为10.1%(四分位区间,-23.8%至2.5%)。

此外,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4/24)的SVR为16.7%。24周时,在有脾脏容积数据的可评估患者中,每日服用两次mg组的SVR为18.5%;在基线检查时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SVR为30.8%。

24周时,两组患者的总症状评分(TSS)缓解率相当。在可评估患者人群中,每日服用一次mg组的TSS缓解率为17.4%,每日服用两次mg组为14.8%,每日服用两次mg组为16.7%(Ptrend0.05)。此外,在脾脏和细胞因子相关症状中观察到TSS降低,特别是在每日服用两次mg组。

3期PERSIST-1(NCT)和PERSIST-2(NCT)试验

3期PERSIST-1(NCT)和PERSIST-2(NCT)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最佳治疗方案相比,pacritinib对骨髓纤维化患者有临床益处。根据这些试验的数据,年10月,针对骨髓纤维化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μL)的患者,一项关于pacritinib的新药申请正式启动。

在这项开放性、随机、剂量研究的2期试验中,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对鲁索替尼(ruxolitinib,Jakafi)不耐受或已产生耐药性的晚期骨髓纤维化患者的pacritinib推荐剂量。主要的次要目标是检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剂量-缓解关系,并描述pacritinib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根据动态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参加试验的患者必须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并伴有中间1、中间2或高危疾病,且患者对鲁索替尼不耐受或有抗药性。

此外,患者必须在左肋缘以下5厘米或更大的脾肿大,TTS为10或更大,或单个症状评分为5或更大,或2个症状评分为3分或更大。除其他标准外,他们需要有0-2的ECOG表现状态、小于10%的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大于0.5×/L的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接受的肝、肾和凝血参数。

在试验中,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接受pacritinib的3种剂量:每日服用一次mg,每日服用两次mg,或每日服用两次mg。根据基线和地理区域的血小板计数对患者进行分层。所有受试者接受治疗直到第24周或出现疾病进展、无法忍受的毒性或退出试验。那些在第24周获得临床疗效的患者有机会继续治疗直到试验完成。完成后,他们可以选择加入延续项目。

年7月至年1月,共有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其中名患者接受了治疗。当按队列分类时,52名患者每日服用一次mg的pacritinib,55人每日服用两次mg,54人每日服用两次mg。

基线特征在接受分析的试验组中比较平衡。中位血小板计数为55×/μL,不到一半(44.1%)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0×/μL,约70%的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g/dL。此外,在这些患者中,接受过鲁索替尼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7年;76%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有进展,73%的患者表现为不耐受,50%的患者两者表现都有。

到试验结束时,24.8%的患者仍在接受pacritinib治疗;40名患者中有34名选择在试验结束后继续接受治疗,为延续试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21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