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7岁的年轻人感冒后,只因做了一件事,全身8个脏器系统5个衰竭,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抢救措施和设备,但依然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小小的感冒有这么严重吗? 小刘(化名)是一位27岁的研究生,因为高热7天并伴腹泻5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呼吸科门诊。 看到小刘血常规报告单上低到不能再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医生提醒小刘的妈妈,这绝不是单单感冒导致的,小刘随时可能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内出血危及生命。 然而,小刘本人和妈妈并不在意,并认为医生是不是夸大病情了:感冒能有这么严重吗? 小刘体温表显示41度,监护仪显示小刘已经出现呼吸衰竭,高流量吸氧也无法缓解小刘的缺氧和呼吸困难;小刘的心跳极快、且不断出现室性早搏,提示心肌已经受到损害;不断下降的血压显示小刘已经出现休克…… 8个脏器系统5个衰竭 血液检查提示,小刘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人体总共八个脏器系统,小刘目前已经有五个系统功能衰竭!小刘妈妈终于同意将小刘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4小时后,血压终于稳住了,医生也终于有时间去详细了解小刘的生病经过。 小刘最初的症状的确是“感冒、发热”。为了缓解病情,他去药店买了很多种感冒药,吃了都不管用,高烧依旧,还出现腹泻,坚持了几医院看病了。 原来感冒后做了这件事! 在医生的要求下,小刘妈妈拿出了孩子吃的感冒药。 原来,小刘把药店里能买到的各种常见感冒药都买了。小刘说:“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且因为自己体重大,就多买了几种,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了解完情况后,医生的心一沉,小刘也许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超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存在肝损害、甚至衰竭的风险。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年曾发出公告,限制医生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感冒药的临床应用。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在欧美地区,对乙酰氨基酚是自杀的首选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损害发生与否,与患者服用剂量有关。成人一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g(~mg/kg)后就会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小刘的悲剧就来源于退烧心急,各种感冒药混在一起乱吃,于是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的肝损伤。 最终,小刘肝脏已经失去功能,所有人用尽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能够挽救小刘的生命。 医生紧急提醒! 平常我们该如何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成人: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应不超过毫克,疗程不应该超过3天。 儿童:小儿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或按体表面积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4次量,疗程不超过5天。 婴幼儿:也有报道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在新生儿体内排泄缓慢,毒性相对增强,3岁以下婴幼儿应避免使用。 患者服用药物时,可以对照药物说明书查看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几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总和应当小于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以及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这里列举常见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供大家参考: ■克感敏(毫克/片) ■泰诺(毫克/片) ■泰诺林(毫克/片) ■散利痛(毫克/片) ■必理通(毫克/片) ■快克(毫克/片) ■感通片(毫克/片) ■维C银翘片(毫克/片) ■感冒灵颗粒(毫克/袋) ■日夜百服咛(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白加黑(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最后 最重要的还是 医院咨询医生! 遵从医嘱服用药物! 综合自:健康时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18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