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邮编: 传真:(020) 8例患者均在注射利血宝3—5支后,血小板增高,恢复正常(>100×lo9/l)其中3例在注射3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5例在注射5支后恢复正常典型病例患者,男,78岁,非霍奇金淋巴瘤ⅲb期,曾行chop及edap方案化疗各6周期,hepp化疗1疗程,患者全血下降,其中血小板为32×109/l,血红蛋白为74l使用利血宝1500u皮下注射,隔日1次,3天后血小板升到106×lo9/l,血红蛋白为80l继续使用2支后,血小板升到137×109/l,血红蛋白升到94i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常用于肾病引起的贫血近年来,国外报道epo用于恶性肿瘤及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有效lj,但未见有促血小板生成的报道我们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epo(麒麟鲲鹏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利血宝)能促血小板生成,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下降有较好的疗效我们观察了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患者,在使用利血宝治疗后,下降的血小板全部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利血宝epo是促进红细胞系前驱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调节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的激素利血宝epo主要由肾脏产生,随血氧分压的降低其基因转录被加强自1977年日本科学家利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尿液为原料成功提纯出epo1985年从精制epo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克隆出了人类epo的基因,证实了epo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的长臂(7qll一22),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构成1989年epo受体的基因被克隆化,并揭示了人类epo受体的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的短臂(19p)随后基因重组epo作为肾性贫血等的治疗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报道epo用于恶性肿瘤及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有效,但未见有促血小板生成的报道 有鉴于此,我们在临床试用利血宝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现利血宝似有很好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我们观察的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病人,在使用利血宝治疗后,下降的血小板短期内恢复正常这一发现,为利血宝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扩大应用于临床带来了希望,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研究 2结果 3讨论 药店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23号a13号一楼 11一般资料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5例,女3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食管癌4例,乳腺癌2例,肺癌和恶性淋巴瘤各1例8例患者均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治疗3周期以上,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下降,其中i度血小板下降1例,ⅱ度3例,ⅲ度4例所有病人均无明显的出血症状 1.2治疗方法从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下降时起,给予利血宝1500u皮下注射,隔日1次 从造血细胞的发生及与造血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来看,利血宝epo不仅能够作用于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促进其分化、增殖,发展成为成熟的红细胞而且亦为作用于cfu—meg、巨核细胞的细胞因子之一,具有促进cfu—e、巨核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作为血小板前驱细胞的巨核细胞的不断产生,保证了血小板的形成l 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众多,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化疗和/或放疗对骨髓的抑制,其次是肿瘤浸润骨髓此外,抗肿瘤药物可通过机体免疫机理造成血小板破坏目前,针对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主要是停用可疑化疗药物、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一些具有升血小板作用的中西药物,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可进行成分输血,这些方法可使部分肿瘤患者轻至中度的血小板减少得以恢复一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正在进行重组血小板生成素(tpo)的研究,并发现tpo与白细胞介素一6(il-6)不同,具有显著提高抗癌药用药前后患者血小板数量的效果,而且不伴随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和体温上升,但有一些其他毒副作用而利血宝的升血小板作用,迄今未被人们所认识 以上药品信息来源:广州宝之林大药房 1资料与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