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目前潜伏期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原体是什么?是怎样传播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是虫媒传染病,病原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宿主动物种类很多,目前发现的有牛、羊、狗、鼠等;蜱是主要传播媒介,携带病毒的蜱叮咬宿主动物或人后,极易造成传播。蜱的俗名很多,有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憋吃子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在什么季节流行?那些人容易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流行季节与蜱在环境中的活动时间相一致,春季到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因此4月底至10月底都有病例出现,在这个季节采摘水果、放牧牛羊等活动时要做好自我防护。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7月4日

#出生仅4天婴儿被蜱虫咬伤#

冲上微博热搜

据报道

起初这名婴儿头皮上有异物

未引起家长注意

直到数日后

家长发现它会动才去就医

经医生检查确定是被蜱虫咬伤

立即为婴儿准确取出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

为什么蜱虫叮咬很难被发现?

蜱虫不能跳也不能飞,它们通常出现在靠近地面的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一般找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如趴在草尖或者灌木尖,等待潜在的宿主靠近它们,一旦有机会,它们会爬到宿主身上,寻找一个附着点叮咬。

蜱虫有锋利的嘴巴,

可以熟练地切开皮肤一头扎进去吸血

蜱虫喜欢叮咬颈部、耳后、大腿根部等皮肤比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蜱虫叮咬后会不断释放麻醉剂,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真是太狡猾了……)

注意:

1、叮咬人的蜱虫若没有携带病原体,一般只是引起皮肤炎症等轻微症状。

2、若是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能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新疆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疾病。被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后可使人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如何发现蜱虫?

仔细检查,让蜱虫无处藏身:

检查衣服。检查换下脏的衣物上是否有蜱虫附着。如果有,小心将蜱虫移走并用热水洗衣服,一般温水或冷水无法将蜱虫杀死。

检查外出携带的装备。蜱虫可以通过背包进入家中,之后找机会附着在人身上,因此请仔细检查背包及外出时携带的其它装备。

检查你的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蜱虫附在人的皮肤上看上去会像小“黑痣”,如果发现千万不要用手抠或拍打:

重点检查部位:头发里面和周围、耳朵内和周围、腋下、肚脐内侧、腰部周围、大腿之间、膝盖后面。

图片来源:美国CDC

从户外回家后立即淋浴。淋浴有助于洗掉未附着的蜱虫。

注意:

1、婴幼儿等无自理能力人群,应格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45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