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1.html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其表现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对巨核系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血小板过度破坏。

不同化疗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烷化剂作用于干细胞,环磷酰胺影响晚期的巨核细胞祖细胞,硼替佐米阻滞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还有一些化疗药能促进血小板凋亡。

一、化疗导致的血小板降低

不同化疗方案所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血小板降低后,患者止血凝血的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轻者会出现皮下淤点、黏膜出血等,重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阴道出血,影响化疗,如果颅内出血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因此,CIT有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血小板输注,因而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

二、血小板减少了怎么办?

血小板生命周期短,升高难度较大,因此在血小板下降之前,最好先做一些营养方面的预防。在生活中要追求规律生活、尽量早睡早起以及适量运动。饮食方面则建议患者在能吃的时候,多食用一些高蛋白或者含铁丰富的食物。高蛋白的食物建议选用牛奶、瘦肉、鱼类和蛋类;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是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另外也有含铁丰富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苋菜、番茄等,都可适量食用。但食疗效果有限,在化疗后还是需要严密监测血小板数值,如果血小板依旧减少,则需要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进行处理。

血小板降低也分等级,血小板降低分级如下(以下单位均为:10^9/L):

血小板计数在-时,为正常;

血小板计数在75-99时,为1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在50-75时,为2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在25-50时,为3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25时,为4级血小板减少;

死亡则为5级。

一般来说,大部分细胞毒性药物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化疗后7~14天,通常在第14天降至最低,血小板减少,首先护理至关重要。其次是对CIT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制剂、输注血小板等。

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应用

血小板计数在10-75时,则需要使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TPO受体激动剂罗米司汀和艾曲泊帕,目前我国只有rhIL-11和rhTPO被批准用于治疗CIT。

输注血小板

当血小板计数小于10(或者当患者有出血时),则需要输注血小板或输注血小板。特别是更易有出血危险的肿瘤,如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妇科肿瘤和结直肠肿瘤等。

三、血小板生长因子预防使用指南

如果前一周期化疗发生过严重血小板降低(血小板低于50),或者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上一周期血小板在50-75内,且既往有出血史;或接受铂类、蒽环类、吉西他滨化疗等;或ECOG评分≥2分;或既往/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可以在下一化疗周期结束后6-24小时内预防应用血小板生长因子,以保证化疗的顺利。如果有对前一周期化疗的血小板值进行记录,则可以在血小板最低值出现的前10-14天开始注射rhTPO,之后每日或每隔一日再次输注,直到7-10天后停止。最后提醒大家,血小板对于健康、化疗都是特别重要的,希望病友们在化疗的同时多多注意血小板,好好保护自己。

医院肿瘤科

科室现有员工3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生2名,博士后1名,硕士4名,编制床位35张,重症监护病床3张。科内配有体外高频热疗仪、中频治疗仪、体腔热灌注机、微波治疗仪、化疗泵、遥测心电监护。能够独立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热疗、癌痛的规范化治疗、输液港植入、针对恶性胸腹水的根治性治疗、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及肿瘤相关心理障碍治疗。

业务范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乳腺、软组织恶性肿瘤胸腺瘤、畸胎瘤、神经纤维瘤,恶性胸腔积液(胸水)、胸膜间皮瘤、胸膜转移瘤、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及其它各种实体恶性肿瘤及各种不明原因体内包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19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