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晴魏瑗赵扬玉

作者单位:医院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除麻醉相关风险外,通常不影响对妊娠的处理。有学者提出对于血小板计数波动于(50~80)×/L的患者,尤其是不除外ITP者,可于预产期前10天给予强的松10mg/d[1],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延长血小板的寿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有效生成、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对于血小板水平降低至(30~50)×/L的产妇,口服强的松治疗(10mg/d),足月后对强的松治疗效果反应欠佳且血小板水平持续低于50×/L的孕妇,可给予免疫球蛋白Gmg/(kg·d),连用5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自身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受体,减少或避免血小板被吞噬。对于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可以于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7天后开始缩宫素点滴引产。由于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短,且输注血小板后可刺激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加速血小板破坏,导致再次输注血小板无效,或输注后血小板短期上升继而迅速下降,因此对以上治疗反应不佳的产妇在临产后或剖宫产术前予以浓缩血小板输注。

关于分娩方式问题,当血小板水平低于50×/L,特别是对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包括产科、血液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医生共同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血小板减少并非剖宫产的指征,在没有其他特殊产科合并症的前提下推荐阴道分娩。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孕妇阴道壁的血运丰富,可能加重阴道壁创面的伤口出血和渗血,故需严密监测产程进展情况,避免发生急产。侧切伤口需严密止血、仔细缝合、彻底止血,防止产后出血和软产道血肿形成,同时避免产妇过度用力而导致颅内出血。血小板低于20×/L时,应选择剖宫产,目的是减少母胎并发症,避免经阴道分娩时胎儿脑部受阴道挤压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特别是重度血小板减少,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易发生胎盘早剥,术前应准备血源,术前和术中输注血小板,术后使用辅助止血药物。研究显示,当血小板水平低于×/L时剖宫产率相应增加,这可能由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产程进展发生异常时,临床医生放宽剖宫产的指征,从而增加了剖宫产率[2]。

关于麻醉方式的选择,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94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