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6月,以“发热、皮疹7天”为代主诉入院,病初皮疹呈水疱样,当地按“水痘”给予治疗,效果差,仍反复发热,水疱及皮疹增多,遂来我院。入住我院感染科后按“1.水痘并皮肤细菌感染(重型);2.血小板减少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治疗,因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呼吸费力,遂转入PICU继续治疗,转入后查体皮疹如下图所示:

见大量出血性斑疹及少量水疱,部分结痂

转入后发现患儿在nCPAP辅助呼吸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5%左右,呼吸费力明显,双肺呼吸音偏低,可闻及少量粗湿啰音,急查血气分析示氧合指数仅为,明显低于正常值;考虑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因患儿血小板减少,精神反应尚可,为防止插管引起局部损失出血,仅提高CPAP氧浓度及流量,并密切监护,经治疗1天左右血氧饱和度升至95%左右,血气分析好转,最终未气管插管。病情稍好转后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云絮状高密度影(如下图),水痘患儿肺部病变如此广泛、严重,实属少见,往往提示有基础性疾病的慢性感染,是真菌感染还是少见原虫感染呢?

多种资料显示,重症水痘多发生在恶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儿,皮疹多并且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呈出血性。同时,水痘肺炎主要发生在免疫缺陷儿或新生儿。由此,我们考虑患儿可能存在免疫缺陷病。

追问病史,患儿出生时既有血小板减少17×10*9/L,生后多次因出现血小板减少、出血点在外院输注血小板,此次入院血小板仅为17×10*9/L;另患儿既往有多次感染病史(腹泻、肺炎),且2岁后腋窝及腹股沟有反复湿疹病史,故考虑患儿可能存在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症(WAS)。查淋巴细胞亚群示CD3+CD4+/CD%(正常值31-60%)。故临床诊断为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症(WAS)。

常规抗感染、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10天左右复查CT肺部病变较前好转,故真菌感染可排除,考虑重症水痘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什么是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症(WAS)呢?

该病是一种X-连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见于男孩,以免疫缺陷、湿疹和血小板减少三联征为典型临床表现。

(1)出血:这常是该病的最早表现。不少患儿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因血小板减少而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其它出血表现,如鼻衄、牙龈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结膜下出血等。颅内出血并非少见,有时甚至是患儿致死的原因。

(2)湿疹:常出现在生后数月。随年龄增长,湿疹可变得严重而难于控制。湿疹特征性分布于头面部,前臂和腘窝,但在病情进展时可遍布全身。有的湿疹伴出血或感染。

(3)反复感染:常见反复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细胞壁中含多糖抗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尤其是肺炎、中耳炎、脑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久之可发生支气管扩张、听力丧失。年长儿可反复发生单纯疱疹感染,眼的慢性疱疹感染可导致角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卡氏肺囊虫病。在接种含细菌多糖的菌苗时可发生严重反应。

(4)其它:常见肝脾肿大。有的病儿有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脏疾病等。较为年长患儿易发生恶性病,特别是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

(5)不典型表现:也可称为不完全型。病儿仅有血小板减少及Ig的变化,但无反复感染及湿疹;或IgM减低、湿疹,对多糖抗原不能形成抗体,但血小板正常;或有细胞免疫缺陷及血小板减少,但其Ig水平和对各种抗原的抗体反应均正常,没有湿疹。

2、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症(WAS)如何治疗呢?

对症治疗,血小板减少明显并有出血倾向时给予输注血小板。湿疹时给予局部用药,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基因确诊后,骨髓或脐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感染或出血状况,但对预防恶性肿瘤的效果并不满意。

3、预后及注意事项

本病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出血和恶性肿瘤。

Wis-kott-Aidrich综合征患者严禁使用减毒活疫苗,如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等,其可通过被动免疫方法或接种灭活疫苗的方法来预防传染病。

编辑、审校:PICU王团结

王志远、刘玲

所有赞赏将转给作者,以表示奖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90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