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萍1李连珍2赵红江2王宪玲2

(1医院,郑州;2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条丹皮、木芍药,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为芍药科植物牡丹(paeouiasuffruicoatAndr)的干燥根皮。丹皮味辛苦,性凉,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吐衄,发斑,肠痈腹痛,疮疡,

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近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皮有抗凝血、降压、抗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化学成分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

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吴少华等[1]从丹皮中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丹皮酚、62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等9个化合物。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化学名为22羟基甲氧基苯乙酮,具有挥发性,一定蒸气压下可随水蒸气馏出,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孟庆华等[2]对天然的丹皮酚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出丹皮酚的乙酸酯、烟酸酯、阿司匹林酯3个衍生物。此外,赵帜平等[3-6]又从牡丹皮中分离出丹皮多糖,筛选出了降血糖的有效成分PSM2b。

药理作用

11心血管系统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石琳等[7]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能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戴敏等[8-10]以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为模型,初步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前列腺素代谢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探讨丹皮酚抗AS机理;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抗AS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通过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ox2LDL生成量,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体外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丹皮酚通过促进EC合成与释放NO、PGI2,减少ET水

平,保护EC逆转内皮功能障碍,减轻大鼠主动脉的病变程度防治AS。周晓霞等[11]则认为丹皮酚抗AS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SMC)的异常增殖作用有关。

降血压作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发现丹皮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丹皮酚溶于丙二醇中给麻醉犬静脉注射40mg/kg,可出现短暂降压作用;给肾型高血压犬口服,降压幅度超过kPa,持续9~14h,降压期间心率减慢,心电图正常;肾型高血压大鼠给丹皮酚花生油溶液g/kg灌胃20天,血压下降2~kPa。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丹皮酚对正常及钙反常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唐景荣[12]研究发现,丹皮酚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抑制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且Lg/ml丹皮酚与10Lmol/L的维拉帕米作用相似,可能与其能阻滞慢钙通道有关。张卫国等[13]则认为丹皮酚保护心肌作用与其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陈红斌等[14]采用常规玻璃电极技术研究了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表明具有明显的抗心率失常作用。

对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叶志义等[15]利用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丹皮酚对微循环作用,结果表明丹皮酚对局部的微循环有加快作用。李薇等[16]的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使红细胞压积、全血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降低,改变红细胞变形性,说明丹皮酚在血栓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干预作用。李薇等[17]利用优化微管吸吮技术进一步研究表明丹皮酚对红细胞的变形性确实有

显著的影响。

降血糖作用张部昌等[18]从丹皮中分离提取出丹皮多糖并初步证明其有相当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刘超等[3]对丹皮多糖粗品与提纯品的降糖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糖粗品不仅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显著降低,而且对葡萄糖诱发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且优于提纯品。赵帜平等[4]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牡丹根皮进行提取,获得丹皮多糖纯品(PSM),动物实验证明蒸馏水浸提到的纯品(PSM2b)和温水提取的纯品(PSM3b)降低血糖作用较好。王钦茂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丹皮多糖纯品2b(PSM2b)可降低葡萄糖和四氧嘧啶诱发的鼠高血糖,其降血糖机理可能与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21中枢神经系统

抗惊厥作用丹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中枢,有镇静催眠作用。丹皮酚腹腔注射或口服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有抗惊厥作用。王瑜等[6]的研究表明,丹皮总苷(TGM)可减少小鼠最大电惊厥(MES)发作次数,延长戊四唑、士的宁、氨基腺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动物存活时间,增强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

脑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包士尧等[19]的研究发现,丹皮酚能使增多的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减少,减轻迟发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为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提供了条件。丁卫祥等[20]观察了丹皮酚对脑出血后rCBF、脑水分含量及行为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丹皮酚能广泛增加大鼠脑出血后的rCBF,阴止钙离子的内流,减轻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降低脑水肿强度及颅内压,改善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行为学,为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临床脑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31保肝作用戴俐明等[21]研究表明,丹皮总苷(TGM)不仅对四氯化碳和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对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出TGM保护肝细胞的机制可能是调节小鼠体液与细胞的免疫功能。王建刚等[22]观察了丹皮酚对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认为其可通过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保护线粒体Ca膜的Ca2+2ATP酶,以及抑制Ca2+内流作用而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肝损害。

41泌尿系统丹皮酚口服~mg/kg能使水、钠和氯的排泄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的排泄在低剂量时没有明显变化,能提高渗透性,其利尿的最低有效剂量为mg/kg,最高剂量时增加水的排泄量与氢氯噻嗪10mg/kg时相当,但在肾脏中的作用部位可能与氢氯噻嗪不同。李永伟等[23]报道,丹皮与其他清热利湿中药配伍后,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夹湿热证患者具有改善症状、减轻血尿、拮抗炎症因子、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作用。

5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丹皮酚使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提高,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作用。Kitagawa等[24]报道丹皮酚可明显增加脾脏重量,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脾脏减轻。也有相反的报道,认为丹皮酚(mg/kg,5日,腹腔注射)可减轻小鼠免疫器官重量,但可加快小鼠碳粒廓清速率[25]。李逢春等[26]研究表明,丹皮酚能够提高外周血酸a2醋酸茶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释放,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显著改善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作用。另有报道[27],丹皮对小鼠的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2活性都有

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小鼠细胞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1抗菌消炎作用丹皮酚在体外1B浓度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1B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牡丹皮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绿脓杆菌、霍乱杆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枯草菌及某些皮肤真菌增多有抑制作用。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汤文璐等[28]的实验结果表明:TGM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足爪肿胀和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片水肿,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丹皮酚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2羟色胺和缓激肽性大鼠足肿、二甲苯性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和内毒素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牡丹皮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即直接对抗炎症介质、抑制白细胞游走及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物合成等。

71其他作用丹皮酚可影响脂质代谢,能抑制动物在体子宫的自发运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李丽萍等[29]的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抗肿瘤作用。孙慧君等[30]的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对多耐药性细胞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可明显降低化疗药物对耐药株K/ADM的IC50,提高其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并与异博定的逆转作用相似。马云淑等人[31]对丹皮酚及其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发现丹皮酚的平均透皮吸收率在6h可达50%以上,且丹皮酚的磷酯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临床应用

丹皮味辛苦,性凉,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吐血、衄血、血热斑疹,闭经痛经,跌打损伤,急性阑尾炎、高血压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症。丹皮配伍生地黄,治热入血分,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等症。配伍桂枝、桃仁,主治血瘀经闭、痛经或瘕积聚等症。与乳香、红花配伍则治跌打损伤,瘀血停滞腹痛。丹皮与大黄、芒硝、桃仁、冬瓜子配伍常用来治疗急

性阑尾炎,如大黄牡丹皮汤。目前,丹皮酚注射液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治疗术后疼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风寒痹证等取得一定疗效。有报道单用丹皮6g煎服,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杨玉兰[32]用含有丹皮的增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例,有效率为%。高丽萍等[33]以丹皮为主药治疗因性激素紊乱而引起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等妇科病症。

结语

综上所述,丹皮的药用研究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镇静、抗惊厥、保肝等作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但对消痈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少华,马云保,罗晓东,等.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33(8):-

[2]孟庆华,冀亚飞,张雁秋.丹皮酚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12):41

[3]刘超,陈光亮,赵帜平,等.丹皮多糖对正常及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7(6):45-47

[4]赵帜平,沈业寿,葛盛芳,等.丹皮多糖分离纯化和降血糖作用研究.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2):90-93

[5]王钦茂,刘超,赵帜平,等.丹皮多糖降血糖有效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7(5):18-21

[6]王瑜,明亮,岑德意,等.丹皮总苷抗实验性癫痫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13(3):

[7]石琳,范盘生.丹皮酚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中国药理学报,,9:-

[8]戴敏,訾晓梅.彭代银,等.丹皮酚抗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4(8):-

[9]戴敏,刘青云,顾承刚.丹皮酚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中国中药杂志,0,25(10):-

[10]戴敏,刘青云,訾晓梅.丹皮酚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7(2):38-40

[11]周晓霞,周晓慧,许倩,等.丹皮酚对高脂血清所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河北中医,0,22(6):

[12]唐景荣.丹皮酚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5Ca摄取的影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5:-

[13]张卫国,张志善.丹皮酚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药学学报,,29:-

[14]陈红斌,唐其柱,黄从新,等.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5(4):-

[15]叶志义,任绍光,李发琪,等.丹皮酚对微循环的作用及影响.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9(3):-

[16]李薇,王远亮,蔡绍皙,等.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中草药,0,31(1):29-31

[17]李薇,王远亮,蔡绍皙,等.用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丹皮酚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中药材,1,24(9):-

[18]张部昌,赵帜平,刑军,等.丹皮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药理作用初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3(4):-

[19]包士尧,傅琪,张志琳,等.白细胞在实验性脑缺血中作用及中药川芎嗪和丹皮酚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3(1):7-10

[20]丁卫祥,包士尧,邵国富,等.丹皮酚、尼莫通对大鼠出血后rCBF、脑水份含量及神经行为学干预作用的研究.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11(1):21-23

[21]戴俐明,高本波,徐叔云.丹皮总甙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0(1):58-60

[22]王建刚,王学延,路西明,等.丹皮酚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6(9):26-27

[23]李永伟,李俊彪,詹林达,等.丹芍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肝肾阳虚挟湿证型患者血清IL26,IL的影响1中药材,0,23(2):-

[24]KitagawaI,YoshikawaM,TaniT.StudiesonMoutanCor2tex(ò)onthechemical







































鍖椾含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瑙?
婢抽棬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75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