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行,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治,主诊“脾胃专科冶和“血证专科冶,对消化系统、胃肠道慢性炎症、溃疡、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以及出血性疾病、血液系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丰富理论和治疗经验。

医案之一

疏肝理气清热祛湿治疗胃痛

慢性胃炎之胃痛属脾胃湿热兼肝郁气滞证,治以清胃化湿、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郭某,男,42岁。医案编号:Q。

初诊:反复上腹部胀痛1个月。1个月前因饮酒后出现上腹胀痛,反复发作,伴嗳气。就诊时症见上腹胀痛,进食后及夜间加重,嗳气,口干苦,纳可,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4C呼气试验Hp(+)。诊其为胃痛(慢性胃炎),证属脾胃湿热兼肝郁气滞。

此为患者平时工作紧张,忧虑过度,肝郁气滞,加之嗜酒,酒毒酿生湿热,蕴结脾胃,阻滞气机而出现上腹胀痛,进食后食积气滞,故疼痛发作或加重,口干苦,舌红苔黄厚腻,弦滑脉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疗:清胃化湿、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以自拟抑阳清幽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2g,赤芍15g,枳实15g,甘草6g,蒲公英30g,夏枯草30g,海螵蛸20g,瓦楞子30g,郁金15g,虎杖18g,川朴20g,大腹皮20g。水煎服,14剂,1日1剂。

二诊:服药后仍胃脘胀痛,但程度较前减轻,偶有嗳气,频次较前减少,余症如前。上方加延胡索20g,14剂,1日1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药后症状减轻,偶有胃脘胀痛,偶嗳气,舌偏红,苔薄黄腻,余症如前。上方去瓦楞子,加山栀子12g,续服14剂。

四诊:胃脘无不适,无明显嗳气,复查碳14呼气试验:HP(-)。嘱上方不变,续服14剂。按:本患者以上腹部胀痛为主,属于祖国医学之“胃痛冶范畴,考虑患者平素的生活习惯,四诊资料提示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脾胃。针对病机,以疏肝理气、清热祛湿立法,以抑阳清幽汤(柴胡、赤芍、枳实、甘草、蒲公英、夏枯草、海螵蛸、瓦楞子、郁金、川朴)加减治疗。

经过3次复诊,前后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复查幽门螺杆菌(Hp)转阴性。因本案患者一直服用中药,未服用西药抗生素,说明中药对根除幽门螺杆菌亦有良好效果。

————————————————

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yy/7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