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概述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低于其正常值,血小板计数减少,可使正常的凝血机制发生障碍,以致引起出血性疾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为(~)×/L。血小板在(50~)×/L时,患者出血时间可能延长;在(20~50)×/L时,轻微创伤也可导致明显出血,但是自发性出血较少见;在20×/L以下时,患者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在10×/L以下时,患者存在严重出血的高危风险:一般而言,将血小板不大于50×/L视为手术的禁忌。 血小板减少症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大多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如各种内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肝炎等,也可由物理或化学因素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的出血或遭受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血证”的范畴。 病理阐述血小板减少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该症状的病因很多。血小板减少可由以下任一机制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脾滞留增加或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首先鼻子、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身体有血斑;轻微的碰触即可导致身体淤血;皮肤有创伤则长时间流血;有便血的现象(一般是内部出血导致)。伴随腹痛头痛等;长期出血必然导致皮肤暗黄,精神萎靡不振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最常规最典型现象有身体有紫癜牙龈出血。 (2)体格检查:皮肤的出血点、紫癜、淤点、淤斑,尤其下肢远端,易搔抓和常产生摩擦的部位。口腔黏膜的出血,血疱。鼻腔的黏膜。ITP患者一般无脾大。 (3)ITP的临床表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所见单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里予以特别介绍。根据患者临床病程分为两型,病程在6个月内称急性型,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型。急性ITP一般起病急骤,出现全身性皮肤、黏膜出血。起病时常首先出现肢体皮肤淤斑,病情严重者部分淤斑可融合成片或形成血疱。口腔黏膜也常发生出血或血疱,也常出现牙龈和鼻腔黏膜出血。少数患者有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慢性ITP约30%~40%患者在诊断时无任何症状。一般起病缓慢或隐袭,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与黏膜出血,出血症状常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皮肤紫癜与淤斑以下肢远端多见,尤其在搔抓皮肤或外伤后易于出现皮肤紫癜和淤斑。黏膜出血以口腔黏膜、牙龈、鼻黏膜出血和女性月经过多多见。 灸治案例艾灸八髎和腰阳关治疗血小板减少25例许美纯新中医,(1):34治疗方法: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18例;年龄均在11~50岁之间;病程1年以下者10例,1~5年者12例,5年以上者3例。应用艾炷隔姜灸,选用穴位为八髎和腰阳关。 治疗结果:按上法灸治后,25例中近期疗效为显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并对其中15例作了远期疗效分析: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从临床中观察到,本病病程与疗效,灸治次数与疗效均无显著差异。 补充说明 中医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成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属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导致出血。 免责声明: 本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采用的非本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所选内容的原创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发布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86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