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thrombocytopenia,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

为提高CIT诊治水平,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在实体瘤领域的合理用药,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根据中国国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相关共识及指南的基础上,于年、年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期间举行了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研讨会。全国40余位来自血液病、肿瘤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与会并展开讨论,为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针对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参考年美国国家癌症网(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年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化疗和生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年美国血液学会(ASH)血小板输注指南、我国卫生部《内科输血指南》,达成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以下为共识概要,全文请查看“阅读原文”

一、CIT定义

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的外周血中血小板<×/L。

二、CIT的诊断及分级

1.CIT的诊断标准:

(1)外周血血小板<×/L;

(2)发病前应有确切的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血小板恢复正常;

(3)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功能亢进等;

(4)排除使用了同样能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

(5)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紫癜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现,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内脏出血迹象;

(6)重新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2.CIT的分级:根据血液学检查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进行分级,CIT的诊断及评估见图1。

三、CIT的治疗

CIT的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CIT的治疗流程见图2。

(一)输注血小板

对于成人白血病和多数实体瘤患者,当血小板≤10×/L时,需预防输注血小板。

(二)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1.rhTPO:可减轻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和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

2.rhlL-11: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缩短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四、CIT的预防

二级预防用药是指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为预防下一个化疗周期再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预防性应用血小板生长因子,以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二级预防用药以预防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或保证化疗能够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为目的。

1、CFF的二级预防:

(1)患者有出血高风险因素:化疗结束后6~24h内开始使用rhTPO和(或)rhIL-11;

(2)患者无出血高风险因素:血小板75×/L时开始使用rhTPO和(或)rhlL-11。

3.CIT二级预防的注意事项:

(1)对于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L、已知血小板最低值出现时间者,可在血小板最低值出现的前10~14d注射rhTPO,U/kg,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7~10d。

(2)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尝试。对于采用GC或GP方案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L者,可以在本周期化疗第2、4、6、9天使用rhTPO,U·kg-1·次-1。

rhlL-11和rhTPO均为CFDA批准的升血小板细胞因子药物,共识建议临床医生应深刻认识及熟练掌握其用药规范,以确保更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专家委员会将定期更新本指南。

全文请查看“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wh/91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