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怀孕后是要正常做好产检的工作的,因为在妊娠期间,各种情况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如果孕妇没有产检,就不能及时知道危险的存在,对胎儿和母亲就很不利。孕妇血小板低也是很常见的妊娠案例,那么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呢? 什么是孕妇血小板低? ·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虽然也属于血小板减少,但是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很轻,是女性在怀孕期间的正常现象。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数量一般控制在(70-)*、/L以内,因为妊娠期血容量会变大,血液则因此而稀释,以及准妈妈对胎儿产生反应而引发的生理性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巨噬细胞的FC受体与附着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的抗血小板抗体的FC片段结合,造成血小板减少,且出血的情况相对严重,血小板数一般不足50×/L,患者此时存在较大的危险。 孕妇血小板低的症状: 1.正常情况下,妊娠原发性血小板不会造成孕妇血小板大幅度地降低,大多数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孕妇血小板在70*/L以上,而患者中血小板在50*/L的大约只有33%。 2.如果孕妇在妊娠后期发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因为其中有67%左右孕妇为妊娠生理性血小板减少。 3.如果女性为妊娠期第一次出现血小板减少,此前从未产生过这种情况,只是由于正常的妊娠造成的。 4.产后三天内,患者的血小板数目会自动回到正常状态。 5.孕妇出血的概率较低。 6.经检查,新生儿或者胎儿的血小板数目都保持正常状态。 7.经检查,孕妇的抗血小板抗体显示为阴性。 孕妇血小板低有哪些危害? ·皮肤出现血点 血小板在人体中发挥着各种作用,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凝固血液,当然它还能滋润营养毛细血管壁。一旦血小板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就有很大的可能会破裂,从而致使皮肤出现血点。 ·分娩时大出血 如果女性的血小板数目减少,伤害的不仅自身,还有腹中宝宝,甚至会使女性在分娩时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十分危险。 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办? 1.在日常饮食来说,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各类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菠菜、芹菜、水果等,尽量少吃腌制类的食物。 2.尽量增加营养,补充能量,多食用鸡、鸭、鱼、豆制品和奶制品等食物。 3.多吃花生、红枣等有补血作用的食物。 4.动物的胶脂脂肪,比如说牛蹄筋。但是没必要每天食用,一般只要三到五天吃一次就可以了。 5.如果血小板长时间内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在孕妇临近分娩时,最好是利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理,可以达到短时间内提高血小板的效果;如果孕妇本身就存在会致使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再加上怀孕对于血小板数目产生影响,女性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复发或者病情更加严重。 孕妇血小板低注意事项: 1.女性不能进行损害血小板的检查,比如X线检查。同时,也不能服用对血小板有损害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 2.在预产期到达前7天左右,建议孕妇住院,准备分娩,从而降低分娩时的危险。 3.孕妇要向医生仔细叙述自己的病史,为了增加血小板的数量,防止分娩时大量出血,在产前半个月左右,需要口服泼尼松。 4.女性要尽量避免造成外伤和细菌感染等情况,以避免耗费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大量减少。 5.孕妇分娩后同样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使医生能够全面观察和治疗母亲和婴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扫码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115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