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来青岛罩绿纱,朝听鸟语暮看霞”,初夏的青岛,碧海蓝天,清风怡人。第二届血小板减少症(TCP)临床管理论坛在此拉开帷幕,在血液分会场,全国众多血液科专家莅临会议,围绕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疗进展和规范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还特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GerardJansen教授作主题报告,分享了ITP管理的国际前沿理念。 会中,GerardJansen教授、医院赵永强教授和蔡华聪教授三位专家接受视频专访,就ITP临床诊治重点和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发表了独到观点。 GerardJansen教授、赵永强教授和蔡华聪教授访谈视频 GerardJansen教授 TC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在诊断ITP之前,需要排除感染、肿瘤等病因。ITP涉及不同的抗体如血小板糖蛋白(GP)Ⅰb、GPⅡb/Ⅲa等抗体,另有很多ITP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已知一些GPⅡb/Ⅲa抗体引发的ITP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在ITP病因和治疗方面还需要更多研究。对于感染引发的ITP,排除急性感染、肿瘤等因素后,主要是应用激素治疗,长期可选择血小板生成素(TPO)类药物或其他治疗。 TCP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尤其是严重出血如颅内血肿,因而治疗主要是减少出血。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存在,血小板输注不是首选,主要是应用激素来抑制血小板破坏或用TPO类药物促进血小板生成,脾切除也是ITP的重要治疗措施。尽管在荷兰,激素是首选,但有很多患者对激素反应不敏感,因而TPO类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多。TPO类药物不仅可治疗ITP,在化疗、放疗引发的CIT中也可促进血小板生成,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在临床患者包括妊娠女性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很好,在ITP患者中的使用可长达数年,CIT中则要根据情况具体考虑。对于ITP一般给予激素2~3周,之后转为TPO,虽然也可以选择脾切除,但脾切除会对患者造成损伤,还存在手术时间的安排问题,因此会把脾切除作为TPO之后的二线治疗。 赵永强教授 一些长期血小板计数较低,尤其是伴有出血倾向的ITP患者需要进行维持治疗,以使其血小板数量能够维持在相对安全的水平,根据国内外共识,此水平一般为30×/L以上,在此范围内,患者的出血风险尤其是严重的致死性出血风险相对较小。目前这一水平还有下降的趋势,更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也相对安全,但如果长期小于10×/L,或即使高于10×/L,但患者有明显活跃的出血倾向时,就应给予治疗。治疗停药后,血小板水平又降低,低于上述水平或再次有明显的活跃出血倾向,就需要开始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最长的时间间隔使患者的血小板维持在相对安全的水平(30×/L)。 TPO在国外归为血小板受体激动剂,国外还有小肽类药物罗米司汀和口服小分子药物艾曲波帕,而在国内仅有重组人TPO(rhTPO)。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基本相似,罗米司汀和艾曲波帕在国外已进行了最长达5年的维持治疗研究,疗效和安全性很好。基于国外的研究证据,我们进行了rhTPO在ITP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基本与国外结果一致,目前研究已经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蔡华聪教授 罗米司汀和艾曲波帕在国外已进行了很多长期治疗研究,总用药时间至少2年,有的已经超过5年,有非常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此,年由医院牵头,我们在全国13家医院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估了rhTPO在ITP患者中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入组91例应用rhTPO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治疗中尝试了拉长给药间隔,从每日一次到隔日一次,如血小板水平超过×/L则进一步拉长间隔。其中有38例患者维持超过12周,血小板持续大于30×/L,有效率维持80%以上。 退组患者较多可能与研究设计严格有关:ITP患者如发生感染、合并特殊用药等,可以继续使用rhTPO,但我们的研究排除了这类患者;其次,国外的长期安全性研究允许患者进行其他治疗如丙种球蛋白、脾切除等,合并用药率最高可达30%以上,但我们的研究有严格限制;此外,由于药物是皮下注射,且使用频率较高,依从性较差而导致血小板波动较大,有部分患者因而退组。总体上,研究证实rhTPO的有效性较好,应用3个月的安全性与既往应用2周无差异。ITP是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患者接受过很多种药物治疗,甚至脾切除。rhTPO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出血情况比较严重,又经多种药物治疗过的患者,可以应用rhTPO。 沐雨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