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桥西,锦江春涨,成都素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生活环境闻名全国,也以创新的科技、快速的发展享誉全球。 五月的蓉城,万物复苏,风景秀丽,在这美好的时节里,第三届TCP(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论坛在成都顺利召开。共有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涵盖淋巴瘤、肺癌、妇科肿瘤、消化、泌尿、放疗等多个治疗领域。 本次学术会议主题“合作、交流、传承、创新”,荣幸邀请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肿瘤科(腹部)主任毕锋教授作大会主席。 秦叔逵教授寄语本次大会,血小板减少症是肿瘤治疗过程中重要且容易忽视的一环,随着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受到越来越多临床一线医生的重视。CIT诊疗的共识指南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希望莅临参会的专家立足于患者治疗获益,从一线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多融合,多交流。 毕锋教授对莅临大会的余名专家学者表示热忱欢迎,感谢远道而来的秦叔奎教授和其他9位讲者分享各自在临床工作中的宝贵经验。血小板减少作为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关乎患者肿瘤治疗综合获益的重要一步,期望各位专家借助本次会议的难得机会,从临床技能、研究课题、典型案例、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合作共赢。 三生制药集团作为主办方,TBU事业部市场总监陈加先生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从企业的角度分享了三生制药在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药物开发,青年医生科研基金、临床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 会议上半场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肿瘤科(腹部)主任毕锋教授主持。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理伟教授做《胰腺癌的内科治疗》,就胰腺癌的围手术期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进行了讲解。探讨了吉西他滨、S1、5-FU、卡培他滨、伊利替康,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单药和联合治疗的OS,PFS,就上述化疗药物对患者特别是亚洲人群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做解读(PS评分0-1分,吉西他滨+S1联合用药3到4度CIT发生率达17.2%)。对含吉西他滨的方案出现CIT,当PLT值小于75×10^9/L时,建议在化疗的D2,D4,D6,D9应用rhTPO进行干预。王理伟教授同时对胰腺癌精准医疗转化研究和相关病例做了分享。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医院肿瘤内科全军肿瘤中心行政副主任刘秀锋教授做《胆道肿瘤系统治疗现状及思考》。刘教授对胆系肿瘤的发病机制、基因突变、临床表现、系统治疗现状(辅助治疗的一线证据,一线化疗的GC方案)、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典型病例做了细致阐述,并结合最新临床试验对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对不同瘤种血小板减少导致化疗延迟、减量、中止的标准做出说明,结合临床研究和实际病例,提出预防使用rhTPO能有效减轻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所致的3-4度血小板下降。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医院肿瘤中心骨软组织肿瘤病区主任陈静教授做《肿瘤患者相关心脏问题》专题报告。从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肿瘤治疗过程中的10类心血管并发症,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肿瘤长期存活者发病和死亡的第2位原因。现代治疗手段带来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获益,同时也导致了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血管毒副反应,导致患者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恶化。陈教授对心血管事件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享:通过使用预防性心脏保护药物恢复肿瘤治疗引起的心功能不全,预防血栓事件;通过减少特定药物剂量或调整用药方案(如蒽环类药物、HER-2靶向治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提出基础疾病、老年、女性、高心毒性药物、剂量累积是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针对心肌损伤潜在风险患者合并CIT时的患者,就不同化疗方案导致CIT的严重程度和心毒性发生率,rhTPO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CIT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推荐心肌损伤潜在风险患者在合并CIT时使用rhTPO进行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做《CIT中国专家共识的解读》(版)。新版共识主要围绕CIT规范治疗而更新: 更新要点一:规范血小板输注治疗,规定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为PLT≤10x10^9/L。通过多项随机前瞻性输血试验:比较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带来的临床获益,发现当PLT≤10x10^9/L时输注血小板与PLT≤20x10^9/L时输注血小板,在出血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与美国ASH血小板输注指南一致,不仅降低患者出血风险,还能减少血小板输注所需的昂贵费用。同时强调输注血小板会增加获得性传染疾病的风险:如艾滋病及丙肝,反复输注易致无效输注及相关并发症;针对CIT的治疗中,在规范输注血小板的同时,有必要使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以减少血小板输注带来的相关问题。 更新要点二:规范血小板生长因子用药,CIT共识推荐PLT75x10^9/L时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对于不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的CIT患者,当PLT75x10^9/L时可应用rhTPO,用药剂量:化疗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U/kg/d,连续应用14天,停药指针为PLT≥x10^9/L,或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X10^9/L;共识更新对于上个周期发生2度以上的CIT患者(50x10^9/L≤PLT75x10^9/L),建议给予rhTPO进行二级预防治疗(证据水平1b),并强调要定期监测PLT水平,应用rhTPO的患者常规要求2次/周监测PLT水平,特殊病人应隔日1次。增加对于两类特殊化疗人群CIT的治疗策略提出建议:针对化疗联合放疗的实体肿瘤患者推荐(证据水平2b)应密切白癫风是什么治白癜风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