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到什么程度会导致出血危险   血小板低到什么程度会引起危险?这是很多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及家属特别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请来了我国著名的中医血液病专家胡桂生教授,为大家来解析一下:

  

  胡桂生

  血小板(bloodplatelet)是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也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有质膜,没有细胞核,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凝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血小板过多会形成血栓,不易于血液流动。

  

  血小板轻度降低一般不会发生出血性问题,但当血小板降到50×10^9/L(5万)以下时应引起注意,此时会出现伤口出血不易止住、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现紫斑(紫癜)、轻微磕碰后皮下淤血、皮肤或黏膜有出血斑点等现象。

  但在我们临床中血小板若是低于30×10^9/L,就应该特别注意,要注意有没有出现牙龈出血,眼睛出血的症状,身上的紫癜是不是增多等,就得及时用药改善病情,否则很有可能就会很危险。但也有个别的在血小板很低的情况并没有出血的症状出现,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④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引起的并发症。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会因为出血导致死亡的血液疾病,并不是一种单纯性的疾病,很多血液疾病都会并发血小板减少,单纯性的血小板减少一般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最大的危险往往是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同时45%的再障、急性白血病有并发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而90%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忍受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症状的折磨。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血小板减少的问题,首先就必须准确的检测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好生命健康的问题,而且不仅仅是血小板减少的问题!

  胡桂生教授特别提醒:虽然血小板轻微的减少不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但是却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应该在这个时期就积极治疗,趁早治疗,很多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疾病是可以治好的。

  以上就是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医院血液病医生为你收集的血液病治疗知识,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我们的新闻媒体感兴趣,请你点开标题下面的蓝色小字“医院健康报”,在右上角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28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