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案

刘某某,女,18岁,河南滑县人,时间:年6月10日就诊。

病症:患者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症,二个月以来出现间断性发热,正在应用西医的方法输血小板、激素冲击治疗等,但是发热无法控制,故要求中医配合治疗。月经期以前有血块,这两个月突然没有了血块,时间与经量仍然同以前,现在月经刚刚过去,目前睡眠好,有时会头不舒服,头痛,胃口还好,但吃的比较少,偶尔泛酸打膈,大便秘结,二三天一次,小便黄,出汗不多,手脚感觉正常;舌瘦长呈三角形,舌尖稍有郁红点,苔薄,舌左则边缘凹陷;右手脉浮取关浮滑,沉取滑数稍弹指,寸滑滞,关滑滞数,命门火稍数,左手脉浮细数,沉取数滑滞,心滑滞弹指,关滑数微洪,膀胱脉紧渍数,尺滑数。证属离火不降、阳不潜下,治宜引火归元、大补气血,处方用药:

处方一:

藿香15g,苍术15g,生姜30g,炙甘草5g,小茴香20g,陈皮15g,法半夏15g,硃茯神15g,砂仁15g,白芷15g,天麻20g,厚朴15g,苦参10g,党参15g,鹿角片30g,血竭10g。5付。注:月经前期或者发热时服用。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藿香法(藿香、苍术、生姜、炙甘草、小茴香),芳香开表、化湿理气;加陈皮+法半夏+硃茯神理气降逆、化湿安神;白芷+天麻+厚朴上通阳息风、下达肠通下;苦参+血竭清泻相火、化瘀止血;鹿角片+党参+砂仁壮督脉、补肺气、纳正气,以助先天之精、后天之用。

处方二:

藿香15g,苍术15g,生姜30g,炙甘草5g,陈皮15g,法半夏15g,硃茯神15g,砂仁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白芷15g,天麻20g,苦参10g,血竭10g,鹿角霜40g。5付。注:月经前期服用。

方解:

处方是藿香法(藿香、苍术、生姜、炙甘草),芳香去秽、开表建中。加陈皮+法半夏+硃茯神理气降逆、化浊安神;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专治胃病酸痛、胃病专药;白芷+天麻通三阳、息风气;苦参+血竭清泻相火、化瘀止血;鹿角霜+砂仁扶阳气、纳正气,以助后天之用。

处方三:

党参30g,生黄芪45g,阿胶20g(另),炮姜30g,苍术15g,炙甘草10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苦参10g,白芷15,天麻20g,厚朴15g,鹿角片30g,鹿角霜40g,血竭10g。10付。注:月经后期服用。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参芪综合法(党参、生黄芪、阿胶、炮姜、苍术、炙甘草),补气生血、温中理血。加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胃病专药、专治胃酸痛;苦参+血竭清泻相火、化瘀止血;白芷+天麻+厚朴通三阳、息风气、达大肠;鹿角片+鹿角霜壮督脉、扶阳气,以助先天之精。

处方四:

制川乌20g(先煎半小时),生黄芪g,党参30g,血竭10g,炙甘草10g,阿胶20g(另),生晒参15g,鹿角片30g,石菖蒲20g,独活15g,蒲公英15g,瓜蒌壳15g,薤白15g,银杏叶15g,红景天30g,鹿角霜40g。5付。注:备用处方。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制川乌、生黄芪、党参、血竭、炙甘草),透邪通络、益气活血、化瘀止血。生晒参+阿胶补元气、益阴血;石菖蒲+独活+蒲公英开膻中、化湿浊、解热毒,运行任督二脉;瓜蒌壳+薤白宽胸理气、通阳散结;银杏叶+红景天通血脉、补大气,以助气血运行;鹿角片+鹿角霜壮督脉、扶阳气,以助先天之精。

随访(年11月29日):

今天其家属打孩子这二天发热,问吃那个处方?告诉说:服用第一张处方,就是治疗发热的处方。家属并告诉说:11月5日化验血常规,血小板3万,这几个月就以中药为主,西药都没有用,效果显著非常好。

二诊(年12日6日):

病症:昨天化验血小板近6万,而且发现最近其血小板数目一直在升高,说明目前治疗方法是对路的,而且西药一点也没有用。面诊发现额头长许多痘痘,两脸侧也长有少许,目前睡眠好,胃好,大小便正常,出汗不多,手已经热,但脚有点凉,月经时间7天,量也不多,也没有血块与大出血现象,过去经常头痛不适等也明显改善,舌呈棍样,向左侧弯曲,舌尖处有少许郁热点,舌尖左高右低,膻中部隆起,舌苔淡薄,脉左手浮细紧稍数滑,沉取细紧滞数稍滑,心脉气滞,关滑滞,膀胱脉紧滞稍滑,尺弱有点滑,右手脉浮细稍紧,沉取紧滞稍数滑,寸滑数,关滑,命门火可。证属阴阳两亏、火不归元,治宜引火归元、益气养血,处方用药:

处方一:

制附片15g,生姜30g,炙甘草15g,党参30g,鹿角片30g,砂仁15g,羌活15g,独活15g,白芷50g,黄芩25g,金银花45g,徐长卿15g。3付。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四逆法(制附片、生姜、炙甘草),小剂量以达温坎水、助阳气之目的,防止去邪而伤及正气之用。加党参+鹿角片+砂仁补肺气、壮督脉、纳正气,以助先后二天之本,与前面相合则为四逆填精之法;羌活+独活透太阳、达海底、上通下达、运行任督;白芷+黄芩仿白虎汤法、解阳明表热;金银花+徐长卿解毒止痒、去风治痘。此乃四逆败毒之法。

处方二:

桂枝15g,苍术15g,生姜30g,炙甘草10g,山楂肉20g,陈皮15g,法半夏15g,土茯苓15g,吴茱萸10g,茵陈25g,白芷15g,天麻20g,徐长卿15g,苦参10g,血竭10g,鹿角霜40g。5付。注:月经前期服用。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桂枝法(桂枝、苍术、生姜、炙甘草、山楂肉),开表建中、透达膀胱。加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理气降逆、化湿除浊;吴茱萸+茵陈温肝降胆、化湿除热;白芷+天麻通三阳、息风气;徐长卿+苦参去风清热、化湿去痒;血竭+鹿角霜扶阳气、止出血,防止病情出现意外。

处方三:

党参30g,生黄芪45g,生白术15g,仙灵脾20g,阿胶20g(另),血竭10g,陈皮15g,升麻10g,柴胡6g,山萸肉20g,重楼30g,杜仲20g,续断15g,生龙牡各30g,仙鹤草g(煮水煎药)。1付。注:月经期服用。

方解:

处方是时方补中益气汤法(党参、生黄芪、生白术、阿胶、陈皮、升麻、柴胡),升阳举气、补气生血。加重楼+血竭清热止血、化瘀止痛;杜仲+续断通胞宫、止血出;仙灵脾+山萸肉+生龙骨+牡蛎收纳阴阳、协调阴阳,以止血出;仙鹤草代水大剂量可收纳止血,以防止月经期量大带来危险。

处方四:

制川乌20g(先煎半小时),生黄芪g,党参30g,生晒参15g,阿胶20g(另),血竭10g,炙甘草10g,鹿角片30g,鹿角霜40g,吴茱萸10g,茵陈20g,瓜蒌壳15g,薤白15g,苦参10g,独活15g,蒲公英15g。3付。注:月经过后用。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制川乌、生黄芪、党参、生晒参、阿胶、血竭、炙甘草),透邪通络、益气活血、补气生血、化瘀止血。加鹿角片+鹿角霜壮督脉、扶阳气,以助先天之精;吴茱萸+茵陈温肝降胆、化湿除热;瓜蒌壳+薤白+苦参宽胸通阳、除湿清热;独活+蒲公英化湿浊、解热毒,以助任督二脉之运行。骨髓生血,壮督脉添精气才能达到生血小板之目的;况且血出必有瘀血,透邪通络、化瘀止血,才能真正达到生血之目标。

处方五:

党参30g,生黄芪45g,阿胶20g(另),炮姜30g,红参15g,炙甘草10g,白芷15g,茵陈30g,瓜蒌壳15g,薤白15g,苦参10g,鹿角片30g,血竭10g,鹿角霜40g,砂仁15g,红景天15g。10付。注:主打处方。

方解:

处方是扶阳医学参芪综合法(党参、红参、生黄芪、阿胶、炮姜、炙甘草),补气生血、大补气血。加白芷+茵陈通三阳、化郁热、上通下达;瓜蒌壳+薤白+苦参宽胸通阳、化湿除热;鹿角霜+血竭扶阳气、止出血;鹿角片+红景天+砂仁壮督脉、补大气、纳正气,以助先天之精、后天之用。此乃大补气血填精之法,也是主打方,即收功之法。

总结按语:

单纯性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原因不明,故西药治疗方法虽然近效显著,但后期的治疗会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遇到月经期间容易大出血,是非常危险的。故积极的中医药配合治疗,把西药的治疗效果巩固下来,这就是中医学的长处。扶阳医学讲究治病次第,特别是顺着月经周期之势而积极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本例病人在月经期间却停止服用汤药,而是以云南白药为主简单服用,控制月经量而防止出血过多。同时,月经前期用两张处方,一张是专门治疗发热感冒的藿香二陈法,一张是月经前藿香二陈调胃法,月经期间休息,动态观察月经期量与时间,积极防止过多出血,服用云南白药以防止意外发生,月经后期以大补气血填精为主,快速恢复月经失血而带来的危险,特别是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由于女性每个月有个规律性月经期出血,对于本病的治疗是非常危险者,积极的预防为上,尽量不服汤药,防止意外事情发生,而应用云南白药中成药过渡是非常好的方法。

温馨提示:

中原火神傅文录扶阳医学培训班第六期(中级班)已经于上周顺利结束,我们计划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分别再办一期高级班,主要教材为《扶阳治病次第学》。《扶阳治病次第学》为傅文录老中医近两年来最新学术思想的真实体现,它通过治“人”的思路和扶阳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疗次第,以及对临床一百多个医案的阐释,将扶阳医学与经方、时方、经验方以及“舌病脉症”并治的治疗思路相结合、把古中医治病的精彩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原计划的三年一个传承周期,将于明年高级班之后结束。如果还有想从头学起的扶阳医学爱好者,可以私下联系本人,抽时间前来跟诊补习。

联系人:傅强()

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2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