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从我做起·打赢“疫”战

共同抗疫

接种新冠疫苗

01

中国力量举世瞩目

致敬最美逆行者

“我们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扬。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

02

解惑新冠疫苗

相信新冠疫苗出世后,很多小伙伴都有着许多疑惑。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讲一讲”它“的巨大威力。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几乎让我们所有人都缺乏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且易感染。

好处: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流行病传播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减少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给我们身体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也保护了你周围的人,因为如果你获得了保护,不遭受感染和患病,就减少了感染他人的几率。

意义:所以新型冠状疫苗的接种关系到疫情防控大局,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关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维护,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具有十分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保障: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疫苗上市后,从生产、运输、储运、使用等各个环节均应有准确、规范的记录,全程追溯记录,包括品种、疫苗生产企业、剂型、批号、有效期和预防接种个案等信息,实现疫苗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总体上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03

新冠疫苗的接种须知

①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它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②孕妇、哺乳期妇女、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人员不适合接种;

③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

④中国的疫苗是两剂,第一剂和第二剂间隔14天,部分地区21天;第二剂接种14天后,一共35天左右,才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前期临床试验表明疫苗保护效果明显。

为什么现有的新冠疫苗要接种两剂次?

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需要。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外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其他防护措施如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也需要继续保持。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受种者要带着身份证件去接种,有接种证的要带着接种证。

②受种者要如实地向接种医生报告自己最近的健康状况,由接种医生来判断是否能接种。

③疫苗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保持放松的心态,注意休息,作息规律,接种后48-72小时内不要洗澡,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辛辣、海鲜、饮料等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

④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高热或者局部反应,如高热超过38.5℃、红肿大小超过2.5厘米,医院,向接种医生报告。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通常在2~3天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还需要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能否代替核酸检测报告?

需要。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都不能够起到%的保护效果,少数人接种后仍然可能不会产生抗体,所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并不能直接代替核酸检测报告,必要时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接种禁忌

疫苗不宜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处于发热期的人员;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员;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惊厥、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等。

其他禁忌症还包括: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END-

文案

新媒体刘澳京

编辑

新媒体刘澳京

校对

新媒体卢俊佳

审核

新媒体卢俊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27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