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作者

崔宇晖孟冰

单位

医院检验科

前言

作为检验人员,工作中遇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谨慎处理,推片复检必不可少,确认并查找异常结果的真相,为临床提供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结果,是我们做好精准检验的基础。

案例经过

患者,男,20岁,既往体健,因征兵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就诊于我院门诊,血常规结果如下:

患者血小板显著减低,我们第一反应是标本是否合格和仪器状态是完好,其次是仪器的直方图和散点图是否有异常提示,再次就是想到假性血小板聚集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问题。

逐一排查后其他原因后,我们再次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数量仍没有明显变化,于是推片复检。

外周血涂片:

外周血涂片中血小板并无聚集现象,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易见大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内易见“杜勒小体”样浅蓝色斑片状包涵体,呈纺锤形、棒状、长条形或新月形等,多数包涵体沿粒细胞的边缘分布。除中性粒细胞外,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我们也见到同样的淡蓝色包涵体。

第一时间,我们马上联系临床,询问患者情况,临床提示该患者既往体健,自述幼年易鼻出血,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全身无瘀斑及瘀点。

患者目前并无血小板减少的体征及临床表现。结合我们观察到的特殊现象及患者临床状况,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资料,May-Hegglin异常这种少见疾病映入脑海。

血小板减少,排除假性聚集等情况后,骨髓常规检查必不可少,同样在患者的骨髓涂片中,我们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骨髓涂片:

骨髓常规:粒系细胞中易见蓝斑,形状不规则。血小板呈单个散在分布,易见大血小板。红系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骨髓巨核系增生,全片可见33个,其中幼巨1个、颗粒巨25个、产板巨7个,血小板散在或成小堆分布,可见,易见大血小板,凝集处成堆分布,估算血小板数量大致正常。

综合以上,我们怀疑患者很可能为May-Hegglin异常。与临床大夫沟通建议患者家属筛查血常规。不出所料,患者母亲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如下为患者母亲血常规结果:

随后患者舅舅及妹妹均进行了血常规筛查,血常规结果均提示血小板减少。

为了得到进一步证实,我们建议患者及家属进行血小板疾病相关基因筛查。筛查结果如下: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最终患者诊断为May-Hegglin异常。

基因筛查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综合以上,最终患者诊断为May-Hegglin异常。

案例分析

May-Hegglin异常(May-Hegglin,MH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即MYH9上的第38号外显子第位核苷酸均存在杂合错义突变cG>A。常有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包涵体三联征表现。患者血常规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

MHA在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染色原因使其包涵体着色浅淡,由于MH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极易被检验人员忽略,也有错把MHA包涵体误认为杜勒氏小体,从而漏诊。

杜勒小体,体积较小,常呈圆形、椭圆形界限不清晰的云雾状;而MHA包涵体则较清晰,界限清楚并相对有形且常伴巨大血小板存在。感染时杜勒小体常常伴有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粒细胞中毒表现,一般没有巨大血小板的出现,当感染得到控制后杜勒小体就会消失;而MHA患者的蓝斑则终生存在。

总结

作为一名形态检验者,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牢记“精细”两个字,通过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查找异常结果的真相,此外也要不断学习,丰富临床诊断知识,提高临床思维,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1]曾强武,肖继刚,等.血液病实验诊断精选案例[M].人民卫生出版社,.

[2]高峰,张宏杰,刘瑞芳,等.血小板参数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分类在May-Hegglin异常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32(8):-.

[3]陈海云,薛小霞.May-Hegglin异常骨髓涂片中包涵体与Dohle小体鉴别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15(05):95-96.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审校:陈雪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33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