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刘某某女69患者10月医院检查发现白细胞:18.95×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诉给予口服血栓通分散片等口服治疗,具体不详,并住院1周出院,继续口服上述药物。近日患者出现乏力,当地查体发现血小板高,昨日查血小板:×10^9/L,今日为求治疗由门诊收入院。现症见:乏力,活动后加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精神尚可,饮食一般,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增减。血小板增多,考虑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1.何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9/L。血小板减少可以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有些人皮肤上总会出现一些小红点,不痛不痒,不会太在意,时间一长,也就见惯不怪了。其实,这些小红点有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隐患,最常见的就是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的皮肤紫癜现象。如下图:

除了皮肤小红点之外,血小板减少还会有哪些危害表现?

1、皮肤黏膜出血,如眼结膜、鼻粘膜、牙龈、阴道等出血

2、术后不易止血,容易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

3、多瘀点、瘀斑、紫癜,以四肢多见,腿上居多。

4、内脏出血,如: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3.血小板减少该如何治疗?

从1例患者讲起,邓某女57岁-07-27入院。入院1月前因拟行胃镜检查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正常(具体不详)。医院查白细胞:1.44×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31×10^9,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66%。骨穿:粒、巨核系呈成熟障碍。-07-17血小板:10×10^9,皮肤出医院。骨髓活检:巨核细胞数量大致正常。胸骨穿刺: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可见,中晚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分叶核粒细胞比例减低,部分粒细胞颗粒增粗,呈成熟障碍,全片巨核细胞个,血小板减少。当地未予明确诊断,治疗给予输注3次血小板,因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由轮椅推至我院血液科。

情况分析

对于此类疑难重症患者,入院后我们首先考虑患者的诊断,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ITP占40%,ITP对于血液专业医生并不陌生,如果该患者不伴有白细胞减低,粒系成熟障碍,诊断ITP较容易,能否诊断MDS?从目前的骨髓形态结果看,诊断MDS证据不足,单纯粒系、巨核系伴有成熟障碍并不是MDS常见形态学变化,且从免疫学、分子学、遗传学等并未见到典型异常。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早期AA、MDS、ITP三者诊断是难点,临床医生容易误诊误治,找准病因,针对性治疗是关键,否则病死率极高。该患者外院反复输注血小板,出血逐渐加重,虽然从临床资料来看,MDS并不排除,但从临床症状及治疗表现上看,更像是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分析我们制定凉血解毒类方剂、激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该方案一方面可改善免疫环境,减少血小板破坏,另一方面可促进粒系、巨核系成熟,且费用较低,经过1月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出院。截止-09-30,泼尼松减量至15mg/日,继续口服中药治疗,指标正常。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治疗后变化图表。

作者简介

邓来军副主任中医师医院总院区血液科

办公地点:医院总院区综合楼14楼

坐诊时间:总院区每周一全天

联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1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