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除了心脏、心排出量、血压的变化以外,血液也会发生如下变化,尤其是血液成分的变化,了解其变化有助于我们对妊娠期间的化验单做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一、血容量的变化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以适应子宫胎盘及各组织器官增加的血流量,对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也是对妊娠和分娩期出血的一种保护机制。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了40%~45%,平均增加约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其中血浆平均增加ml,红细胞平均增加ml,血浆量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 二、血液成分的变化 1.红细胞 妊娠期骨髓造血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由于生理性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约为3.6x/L(非孕妇女约为4.2x/L),血红蛋白值约为g/L(非孕妇女约为g/L),血细胞比容从未孕时0.38~0.47降至0.31~0.34。 2.白细胞 妊娠期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一般(5~12)x/L,有时可达15x/L。临产和产褥期白细胞计数也显著增加,一般(14~16)x/L,有时可达25x/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产后1~2周内白细胞水平可恢复至正常。 3.血小板 妊娠期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血液稀释或免疫因素等,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部分孕妇在妊娠晚期会进展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虽然血小板数量下降,但血小板功能增强以维持止血。血小板计数多在产后1~2周恢复正常。 4.凝血因子 妊娠期静脉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均导致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防止围产期出血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妊娠期女性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风险较非孕妇女增加5~6倍。凝血因子II、V、VII、VIII、IX、X增加,凝血因子XI及XIII降低。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轻度缩短,凝血时间无明显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非孕妇女约增加50%,于妊娠末期平均达4.5g/L(非孕妇女平均为3g/L)。这些生理性变化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血管内迅速形成血栓,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产后2周凝血因子水平大致恢复正常。 5.血浆蛋白 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自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达60~65g/L,主要是白蛋白减少,约为35g/L,以后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踊跃留言! 合作投稿请联系邮箱 obgy yapot.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13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