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是血液科很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大多数人都以为血小板减少的危害仅仅是出血,其实,无论出血有多严重,它的危害也不止于此,尤其是尚未及时有效治疗的患者,还需当心更严重的后果! 血小板减少后,出血首当其冲: 患者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膜下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术后大出血等,严重时脊髓或颅内出血,还可能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它还可能引起如下危害: ——全身症状 血小板低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关节痛、皮肤瘙痒与潮红等。 ——引发并发症 血小板低如不及时治疗,有转化为再障、白血病等风险,增加治疗上的难度,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易感染 由于一些急性型血小板低患者大多数都是儿童,此时家长护理的不够周到,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感染、消化道以及泌尿道感染等情况,而治疗不及时的患者还会出现眼结膜下出血的症状。 ——长期得不到有效医治时 会引起粘膜渗血导致便血、咯血、尿血、呕血等,甚至出现心肌渗血、心脏粘膜出血,致使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脑出血亦会致使昏迷或死亡,还会造成黑色素沉着、皮肤过早老化、各脏腑功能低下而早衰。 由上可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属于良性病,但也要积极有效诊治,以便尽快痊愈,否则,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诸多危害不容小觑。 有问题?↓↓↓ ↓↓↓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