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扎西

转换:俊霞

编辑:刘健

[摘要]目的:高效获取大样本用药人群中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真实世界发生率等风险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借助自动监测系统提取分析我院HIS历史库中年1月1日–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过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所有住院患者电子病案信息,系统报警的血小板减少ADR和趋势病例经研究者双人逐一甄别后确定。结果:例用药人群中,ADR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例(4.99%),其中3例为再暴露;趋势组血小板降低幅度达到基数25%以上例(7.91%),ADR组56例患者未达趋势组标准。血小板减少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年龄是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显著影响因素(P=0.),OR(95%CI)为4.(3.–6.)。用药7d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占45.26%,且降幅大于其他发生时间组;日减少均值越大最终用药前后血小板差值也越大。结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属常见,但低于文献报道和本团队前期研究。用药伊始就应全程监测血小板以及时发现ADR并规避风险,尤以老年用药患者为高发人群。自动监测系统对接HIS历史数据库,能够高效获取重点品种的真实世界大样本用药人群中目标ADR的精准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估结果。

[关键词]利奈唑胺;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血小板减少

利奈唑胺是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个唑烷酮类抗生素,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国内年获批,临床常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的重症感染。但因该药可致较高发生率的血小板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引发重点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zl/103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