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适应力及抵抗力也减退,因此,老年人比较容易生病。由于老年人常体弱多病,得了血小板减少疾病时,更应该引起重视。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表现有什么特征?老年人的血小板减少症通常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皮肤针尖样出血点,以下肢多见,也可以出现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眼结膜出血、口腔血泡、皮肤大片瘀斑和血肿、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甚至脑出血危及生命。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症状特点:1、老年患者发病较为缓慢。常有长期皮下出血史,由于症状较轻常常被忽略,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2、脾脏轻度肿大。引发脾脏肿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对于已发病的患者来说,应当注意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病情的反复发作。3、反复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少数患者会表现为反复出血,连续多年,患者常表现为贫血,身体较为虚弱。血小板寿命缩短,且呈中度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身体有出血表现应该到血液科就诊,一般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以排除假性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还需要筛查凝血功能,以排除其他一些容易导致出血的疾病。老年血小板减少治疗,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慎用激素治疗,尤其是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避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病情的康复。综合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发病特点,老年人发生严重出血的几率更高,因此对于血小板减少老年患者而言,发现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63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