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吉米大夫吉米大夫收录于话题#幽门螺杆菌1#怀孕1#备孕1#胃炎3#消化不良3 医学科普 旅行随笔 咨询就医 幽门螺杆菌对怀孕有影响嘛?要不要杀菌? 上周门诊来了一对小夫妻准备怀孕,但又查出了幽门螺杆菌,他们很着急,问我:“杀完幽门螺杆菌多久能怀孕?” 我告诉他们:“药吃完以后2个月。” 他们很惊讶:“为什么要这么久?”看来很着急要孩子啊。 因为杀菌里面有抗生素,需要2个月来清除。 我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一定杀菌呢?” 他们很担心:“因为我们听说这个菌会影响宝宝的。” 真的是这样吗?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 这个菌对怀孕有没有影响,到底要不要杀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我们平常经常听到的一个名字,大家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却又陌生,往往还带着一丝恐惧。一提到这个细菌,很多人都想到身体里面有个能增加“胃癌”风险的细菌,胃会更加不舒服了。 那对于准备怀小宝宝的、已经怀上小宝宝的新妈妈们来说,这个细菌有什么危害呢?真的需要去杀菌吗? 1 感染的几率高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在我们国家有大概40%-60%的人群感染了它,对于新妈妈们来说也同样是这样。 所以当知道你感染了它,千万不要焦虑、担心,毕竟有差不多一半甚至更多的人和你一样都有着同样的苦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必要特意在怀孕期间去把这个细菌杀死,因为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要杀菌,需要吃2个礼拜的药,里面有胃药,还有两种抗生素,这些药带来的副作用可能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更不好的后果。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 幽门螺杆菌到底有什么危害,自己的不舒服是不是和它有关。 2 对怀孕有啥影响? 1.消化不良 好多人一有胃的不舒服总会想到这个菌。的确,它不仅跟“一吃就饱、肚子胀、不想吃东西”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关,可能还会导致溃疡,有的时候还跟我们胃的萎缩、肠化有关。但是大部分新妈妈的消化不良和劳累紧张、饮食不规律有关,和菌并没有关系;就算有了萎缩、肠化,又不会立即出现异型增生、变成癌,等到哺乳结束以后再治疗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你现在这个状态可以吃药吗?并不能,所以还是安心养胎、调整心情和饮食最重要。 2.剧烈呕吐 电视剧里面,我们经常能看到女主突然感到恶心去卫生间吐了几次,到医院一检查——怀孕了,其实孕吐在妊娠早期很常见,一般20周以后就基本缓解。但会有一部分孕妇吐得厉害,甚至可能持续到最后,并且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比如说体重减轻、脱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严重的可能导致新生儿早产、畸形。 国内外有科学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孕妇出现剧烈呕吐的概率更高,可能是因为它可以导致胃黏膜的损伤、溃疡、出血,加重呕吐。所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要是你怀孕的时候一直吐得厉害,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杀菌治疗,也许有用。 3.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它们也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关系不是那么大。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而这个菌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高。所以如果怀孕前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又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可以考虑先杀菌、后怀孕。 4.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这两个病在怀孕过程中经常发生,而贫血可能会让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受到危害。有科学家发现,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在纠正贫血治疗的同时进行杀菌治疗会得到更良好的疗效。同时,这个菌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杀菌对血小板的恢复有显著影响。所以,新妈妈们,如果当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需要咨询医生,考虑杀菌。 5.其他 除了上面4种常见的危害,其他的目前都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尽管说,对妈妈来说,有幽门螺杆菌出现早产、流产等的概率可能增加;对宝宝来说,宝宝的体重往往偏低。也不能肯定杀菌就有很大的用处,毕竟吃药杀菌对身体也有影响。 3 需要记住的事 尽管上面提到了很多幽门螺杆菌对孕妇可能的危害,但其实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很低,而且很多还是不确切的,所以不用太害怕。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 ①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怀孕前或者哺乳结束后再考虑杀菌; ②如果有严重呕吐,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杀菌(7日疗法); ③怀孕前三个月杀菌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拉唑,杀菌不能自作主张。 大部分胃的不舒服 都和菌没有关系 不要总怪它! 参考文献: NguyenCT,DavisKA,NislySA,etal.Treat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SpecialPatientPopulations[J].Pharmacotherapy,,39(1).- 黄越前.孕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3):-.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焦虑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