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PMF患者常常出现脾脏肿大、体质性症状等多种临床表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预后。JAK抑制剂芦可替尼可用于中危和高危患者的治疗,能够缩小脾脏,显著改善体质性症状,可部分逆转MF骨髓病理和延长生存期。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为大家展示芦可替尼给PMF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

作者介绍

钟敏

海医院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No.1

病例简介

1.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67岁。因「发现脾大2年,左侧腹部不适半年」于-10-17入院。

既往史:年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体格检查:脾脏Ⅰ线10cm,Ⅱ线12cm,Ⅲ线1cm。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0.13×/L,PLT×/L,Hbg/L。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幼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6%,中性晚幼粒细胞14%,有核红细胞易见。

血清铁蛋白:ng/ml。

促红细胞生成素:mlu/ml。

超声:脾大(长径mm,厚94mm)。

骨髓细胞学:骨髓纤维化。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组织及脂肪组织比值3:7,三系可见,粒红比例大致正常,粒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巨核细胞可见(0-20个/HPF),骨髓明显纤维化。网染+++。

免疫组化:CD34散在+,CD(-),CD(+),CD31(巨核系+),MPO(粒系+),CK(-),CD3(-),CD20(-),CD10(-)。

JAK2-VF(+),MPL、CALR基因突变阴性。

2.入院诊断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明显纤维化期)

IPSS、评分:3分高危

DIPSS、评分:3分中危-2

DIPSS-Plus评分:2分中危-2

No.2

病史回顾

1.诊疗经过

年10月24日患者开始口服芦可替尼治疗,2个月后患者开始出现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根据血小板计数及时调整芦可替尼剂量。年2月~年9月期间患者多次住院,间断输血及应用沙利度胺、泼尼松、EPO等支持治疗。

年5月患者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完善超声提示脾大(长径mm,厚约41mm)。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骨髓形态学提示骨髓增生减低,粒红两系血细胞少,巨核细胞未见。骨髓流式未检测到明显急性白血病、NHL和高危MDS相关免疫表型证据。骨髓活检符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2级)。考虑存在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停用芦可替尼,并给与抗感染、抑酸护胃等治疗。好转后于年7月再次应用芦可替尼,并联合沙利度胺、司坦唑醇治疗,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逐渐回升。

2.治疗转归

患者服用芦可替尼期间,脾脏明显缩小,体质性症状均有所改善,骨髓纤维化程度由MF-3级降为MF-2级。

那么,回顾病例,芦可替尼的适应症有哪些?芦可替尼有哪些不良反应?应用期间应注意监测哪些指标?如何处理?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No.3

我的说说

专家介绍

孙玲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患者老年女性,原发骨髓纤维化诊断明确。患者符合诊断三条主要标准:1、活检提示骨髓纤维化3级;2、排除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的增多症等疾病;3、JAK2基因突变阳性。次要标准方面,患者存在脾脏增大和外周血可见幼红幼粒细胞,根据三项主要标准和一项次要标准可以确诊,所以诊断明确。在危险度分层方面,患者IPSS、DIPSS、DIPSS-Plus中高危。在治疗方面,根据血小板数量初始选择芦可替尼20mgbid。在治疗两个月后,患者血小板开始明显下降,根据血小板数量调整芦可替尼剂量。在疗效方面,患者脾脏明显缩小,体质性症状改善,骨髓纤维化逆转,整体疗效非常不错。

芦可替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骨髓纤维化的预后:1、缩小脾脏,2、改善症状,3、改善骨髓病理,4、改善生存。该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了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改善。因此,我们在应用芦可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的问题,根据情况及时观察,及时调整。

专家介绍

李莉娟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该病例为大家展示典型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疗的病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髓系肿瘤,临床多表现为脾大、贫血、外周血中出现幼粒幼红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等特征。一般发生在50岁以上,诊断中位年龄为65~70岁,也可以发生在新生儿或者儿童中。JAK2激酶抑制剂芦可替尼已经作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的首选方案。通常情况下,应用芦可替尼治疗早期可能导致患者贫血,但大多数患者都会感到疲劳症状减轻,脾脏缩小,炎症因子释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芦可替尼作为口服制剂,使用方便,不需要住院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是芦可替尼常见的血液学毒性,特别是启动治疗后8~12周,发生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监测患者全血细胞变化,调整芦可替尼用药剂量并及时对症处理。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医患沟通、疾病的认知等都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专家介绍

耿莉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患者老年女性,体质性症状明显,脾大,外周血见幼红幼粒细胞,骨髓活检巨核细胞增生,网状纤维染色+++,JAK2阳性,诊断骨髓纤维化。IPSS、DIPSS和DIPSS-Plus评分中高危,一线启用芦可替尼20mgbid治疗。患者应用芦可替尼期间出现血液学和非血液学AE。患者用药8周后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达到4级,先后给予了免疫调节剂、促红素、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血象恢复得以重启芦可替尼。非血液学的不良事件当中,患者出现了肺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由于芦可替尼存在着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这需要引起我们临床医生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23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