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现象,而这个后果,多是病情由“急性”转“慢性”所致! 调查显示,成人ITP患者大约1/3可以治愈,2/3转为慢性;儿童则相反,约2/3可以治愈。 一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由急性期进入慢性期,病程会大大延长,治疗难度也会增加,甚至部分患者会因为病情反复难愈,失去生活的信心,备受困扰。 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势必要在急性期积极治疗,尤其是刚刚患病之初,要积极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诊治,疾病治愈的几率较高。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效果更好? 目前成人ITP一线治疗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二线治疗有药物治疗和脾切除两种措施,前者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受体激动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长春碱类等。 西医药物治疗过程中,起效很快,大大减少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严重的大出血现象,但同时,还有约1/3的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丙球的一线治疗无效,二线药物治疗效果也差强人意,或者是费用难以承担,不良反应难以承受。 大约30%~40%的ITP患者脾切除无效或术后出现疾病的复发,此时病情的治疗难度再次增加。部分难治性ITP患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副脾的存在。对于这些患者副脾切除可能会导致病情缓解,但其疗效亦大多短暂。 其实,在临床上,西医诸多治疗方法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迅速而有效,但上述诸多西医治疗弊端,却也是将急性血小板减少“推”向慢性血小板减少的关键。 医生建议,不要单纯依赖西医药物治疗,尽早联合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不仅提升血小板数值,还可以让血小板数值逐渐稳定下来,减少反复的机会! 备注: 关于本文还有疑问或其他建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按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