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月怀胎,家庭在享受孩子到来幸福美满之际,但对于孕妇来说也是一道鬼门关,妊娠难免也有危险的病情出现。近日,医院手术室内,产科赵炳鸿主任和手术团队成功对一名瘢痕子宫、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产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顺利迎接克的男宝宝降生,母子平安。这看似完美的手术,背后却是一场“硬仗”。

今年29岁的王女士(化名)是一位瘢痕子宫二胎妈妈,在我院定期找产科门诊专家赵炳鸿主任进行产检,孕6+月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84×10?/L,血液科专家徐秀芹主任结合孕妇自身情况及化验报告,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对症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评估治疗,在产科门诊赵炳鸿主任与血液科专家徐秀芹主任的共同守护下,平稳度过了孕期,近2个月血小板没有下降。

孕38+3周时,查血小板发现血小板值64×10?/L,大大低于正常值的(—)×10?/L,建议办理住院。入院后,赵炳鸿主任、徐秀芹主任、刘环副主任联合会诊,孕产妇瘢痕子宫、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值64×10?/L,这意味着生产时很有可能会因为血小板的继续下降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对于王女士说,就像是半只脚踏进了“死神”的门,专家团队经讨论决定为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安排,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作了充分的准备。

完善术前准备,孕产妇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黄韦仿、李宪国进行精湛麻醉,手术护士全力配合,为更好地保障产妇安全,术前输了一人份血小板,赵炳鸿主任、张珍医生凭借娴熟的技术顺利剖宫产娩出一名克男婴,随即手术团队立即采取防止术后出血的治疗措施,胎盘娩出顺利、子宫收缩良好、出血量不大,手术成功。术后,严密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在医护人员精心照顾下,王女士生命体征平稳,血小板也逐渐恢复到正常。

据血液科大咖徐秀芹主任介绍,血小板是人体负责凝血的基本成分,血小板异常减少,会极大地增加患者出血的机率。孕妈妈怀孕以后,由于孕期激素、内环境的变化,血液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有的孕妈单纯的出现血小板减少,有的孕妈还会出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一旦那样孩子也会有危险,要严密观察。因为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胎盘早剥、胎儿死亡、产妇分娩时大出血等严重后果。血小板减少就目前指标对非孕患者来说,一般不会有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倾向,但是面临手术的孕妇出血风险大大增加,出血量难以估计,血小板越低,术中出血风险就越大!所以术前要做好一切止血、备血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孕妈妈孕期出现血小板减少后,需要明确病因并要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如果血小板减少明显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防孕妇及胎儿发生严重后果!必要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不然的话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一个威胁。但是各位妈妈也不要过分忧虑,医院随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通过积极的治疗,充分的产前准备,多数孕妇可顺利分娩,产后很多人也能够很快恢复正常。从去年到现在,在血液科大咖徐秀芹主任强有力的保障下,在产科专家团队的精心守护下,已成功帮助数十例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产妇平安分娩。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0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