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因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产生了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皮肤粘膜紫、鼻衄、齿衄、血尿、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本病在中医中属于“血症”范畴,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在治疗上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在由北京中医血液病专科的专家们对二十余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成果及诊疗心得作以下的介绍: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病因病机

从《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症”之名慨之,《景岳全书·血证》对血症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该书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症的大纲。较全面地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是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以热和瘀为标。热可迫血妄行,瘀则贯穿于出血疾病的始终,提出治疗拟补肝脾肾为主,佐拟活血。有专家则强调热毒亢盛,迫血妄行;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脾气虚报,脾不统血等原因而致血液溢于脉外,瘀阻体内,加重血行障碍、血不归经是本病的基础,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效果较好。

北京中医紫癜血液病专科首席专家史淑荣主任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血溢脉外,离经之血不去,新血不生,更加重了出血,所以无论是凉血、止血,还是益气都以祛瘀作为基础。对于一些反复出血,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ITP患者,胡桂生主任采用从肝论治取得较好的效果,概括为;气虚是导致生血不足的根本原因,血瘀是气虚亏损的病理变化,单用补气则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仅用活血则易伤正气或加重出血,故宜益气活血同用。综上所述,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传统的“火盛”和“气伤”的基础上,胡桂生主任更强调了出血与瘀血的关系,都认为离经之血不去,新血元以重生,同时还注意到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无血则气无以化,无气则血无以生。在五脏对出血的影响上着重强调肝、脾、肾的作用。

  2、中医的科学合理辩证施治

在辨病的基础上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治是中医一大特色,也是执行中医同病不同药的根本治法,史主任等专家以活血化瘀结合辨证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四型:

气虚血瘀型

治疗宜健脾益气、活血摄血,药用炙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阿胶、茜苹、早莲草、仙鹤草、三七粉等。

阴虚血瘀型

治宜滋阴降火,清营凉血,药用生地、熟地、玄参、旱莲草、女贞子、知母、黄柏、赤芍、丹皮、阿胶、鸡血藤、仙鹤草、生黄芪等。

阳虚血瘀型

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血,药用肉桂、炮姜、制附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丹参、仙鹤草、三七粉(冲)等。

邪热内郁型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犀角、生地、丹皮、赤芍、地榆炭、鲜茅根、荷叶炭、仙鹤草、生龙骨、连翘、生甘草等。

史主任等于年间治疗本病例,1个月为1疗程,经3~6疗程后,显效例,有效70例,进步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6%。

3、纵观传统中医验方治疗

历代医家对气血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创立了很多养血摄血的代表方,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等常用经典方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有专家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味;若血热妄行加振子12g、生石膏20g;阴虚火旺加阿胶10g(烊冲)、龟版12g、女贞子15g;气不摄血加太子参15g、白术12g、山药20g。先煎汤药,后将犀角磨汁兑入,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35例,结果显效21例,良效8例,进步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也有专家等以四生丸为基本方,血热型加黄连解毒汤;脾虚型合下无丹;阳虚火旺型加麦味地黄汤;气血两虚型合归脾汤,共治疗32例,一般服药10天后临床出血症状逐渐消失,外周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作为比较,史主任的辩证运用的新型中医治疗,效果更为突出,是值得推荐,史主任的多年的医院成功申报国家专利技术奠定了基础,为此成功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证书。

  4、综合述评与展望

综上所述,以史淑荣主任为首的新型中医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病机认识上有独特的见解,在临床上有较多的治疗方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行血、补肝、降气等治疗法则在治疗ITP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出血症状,而且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同时中药治疗ITP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可长期应用而无明显副作用。

对于运用西药治疗ITP首选糠皮质激素,长期缓解率10%~20%左右,且副作用较多,对于不能缓解的ITP患者,运用史主任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仍有较好的疗效。

总结以上的对比治疗方案,认为今后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ITP的潜力很大,临床研究宜采用病症结合、药症结合的方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在众多治疗ITP的中药中筛选出几味特效药,研究其分子学机理,便于临床推广,使中药在治疗ITP中有新的突破,提高其治愈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0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