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05/5740876.html 文章来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多伴有病毒感染,药物使用不当等诸多因素,但在治疗时,摒除了这些因素之后,虽然血小板数值提升甚至恢复至正常范围,但患者多有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数年的现象,为何血小板减少治不好呢? 其实,所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因为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所致,其他如感冒,病毒感染,药物,疾病等都为诱发因素,也就是说,免疫机能紊乱才是“本”,血小板减少只是“表象”,通过治疗,仅仅是提升血小板数值是治不好这个病的! 一部分患者,血清抗血小板抗体(PAIgG)或抗核抗体(ANA)及其它自身抗体,多为阳性结果,且多呈现高滴度。从而支持患者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大量的自身抗体,与自身血小板上的抗原位点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激活自体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膜结构,导致血小板破碎,或在脾脏及其他网状内皮系统被清除。 同时,多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都是因为巨核细胞产板不足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减少现象,甚至发生能够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缺如现象,从而认为,自身免疫紊乱,不仅表现在自身抗体破坏循环血液中的自体血小板,同时也影响到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的环节。 也就是说,血小板被破坏,必须经过抗原抗体结合、补体参与、免疫损伤等系列反应。 因此,在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就要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机能着手,平衡免疫机制,清除抗血小板抗体,同时,改善巨核细胞产板功能,以便能够从根源上提升血小板数值,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如需用药指导和最新一线治疗方案指导,可以戳下方获取帮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xg/10646.html |